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2008年华南西部罕见低温冷害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ECMWF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华南西部遭遇50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事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横槽南压分裂小槽东移,使地面冷高压强度突然增强并爆发南下,是造成华南西部寒潮天气的起因;北半球中高纬度出现双阻型高压(乌拉尔山阻高和阿留申群岛阻高),使大气环流形势异常稳定,是导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性的直接原因;低纬度南支低压槽活跃,西南暖湿空气不断向我国南方输送,华南西部低空相对湿度大,水汽辐合条件及上升运动都对阴雨天气的维持有利;在850 hPa华南上空形成一支稳定的强锋区,大气层出现近地面冷、中层暖、高层冷的结构,加剧了雨雪冻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2.
该项目经公开招标和专家评审后正式立项,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共同组织,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编号:2001BA509B。该项目共分15个课题2003年底前完成。我院主持其中两个课题,并参加另外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影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预测和区划工作报告祖世亨前言据有关统计报道,在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约占90%。黑龙江省处在“气候脆弱区”,异常气候发生频率高,60~70年代的低温冷害,全省粮食减产幅度达30~40亿公斤。建国40多年来,全省范围粮食...  相似文献   
44.
了全球性气候变主近15年来黑龙江省气候变暖的事实,揭示了气温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二化(CO2),太阳活动火山活动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五流和臭氧等对黑龙江省气温冷暖变化和定性和定量关系,并根据影响关系作出了黑龙江省未来10年气温变化的气候预测。  相似文献   
45.
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分析出符合实际的农作物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霜冻灾害指标.这些指标是作物冷害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6.
华南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安健  刘小宁 《气象》1995,21(3):25-29
利用华南地区48个台站1951-1990年2、3月气象资料,比较详细地讨论华南春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揭示出如下几点事实:(1)华南的春季低温冷害过程出现频率愈往南去,愈向2月份集中。华南北部,低温过程次数多,持续日数长,温度低,是低温冷害最重的区域,往南依次为中等与轻度低温冷害区域,雷州半岛及海南省基本无低温冷害。(2)低温冷害过程初日与终日的年陆波动非常大,初日极差普遍有1个月左右,终日极差高  相似文献   
47.
利用山东省26个站1961~2002年3~5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山东春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并从中高纬度环流、太阳黑子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等方面探讨春季低温冷害的成因。发现有1963,1969,1970,1976,1979,1980,1985和1991年共8个低温冷害年。山东春季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80年代以前,低温冷害频繁,1991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低温年份。春季低温和高温年份,亚洲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太阳黑子活动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都有显著差异。在低温年,亚洲中高纬度盛行经向环流,太阳黑子相对数明显偏多,其前秋至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为负距平,且海温逐渐升高,春季为正距平。  相似文献   
48.
李耨周  余曼平  姚蓉 《气象科学》2004,24(2):227-232
本文针对湖南春季低温冷害具有多发性的事实,为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在分析其影响成因的基础上.从大气环流变化、前期秋冬季天气气候特征、太阳黑子变化特征等方面选取预报因子,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预报因子库和预报规则库。统计分析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春季低温冷害的影响。预报系统用数据库软件Access2000编制。经过对近40 a的历史回报及2001~2003年的试报,结果表明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该项目属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第一批资助的项目。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96—020)的研究成果。申请转化的内容为推广冬小麦干旱综合应变防御集成技术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等。项目的创新点是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集成防御技术(软硬件相结合)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可明显提高防御严重干旱的能力和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50.
玉米,又称玉蜀黍、苞米、苞谷、玉茭等,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适应性强,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能发挥高产特性。但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而使玉米产量不高不稳。为使玉米生产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