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1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1360篇
地球物理   824篇
地质学   2106篇
海洋学   58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14篇
自然地理   8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论述了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依存关系,说明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我国云南气候、水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变化 ,评估了近 50a云南气候生态与环境的现状、变化和成因。在IPCC等相关工作的启示下 ,初步提出了云南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3.
20 0 0年以来 ,我省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在贵州省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按照“提速升位、局部超越、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理顺关系 ,增强职能 ,健全机制 ,强化管理 ,提高效益 ,规模发展”的防雷工作发展思路 ,努力克服劣势 ,积极开展防雷行政、安全检查 ,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 ,推动经济效益上台阶 ,坚持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 ,真抓实干 ,从根本上扭转了全省防雷减灾工作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全省防雷减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 0 0 0年以来 ,全省防雷减灾工作通过整合部门资源 ,以…  相似文献   
84.
王学军 《贵州气象》2002,26(5):10-12
长期以来 ,冰雹对清镇市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降雹的高峰期都在生产的关键季节 ,特别是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从结实到收获和烤烟、水稻育苗 (秧 )的4~ 5月 ,降雹机率高 ,强度大 ,危害也最为严重。而且下午至傍晚的降雹频率高 ,地方性、突发性特别强 ,让人防不胜防。而每次受灾之后 ,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同志 ,都要奔赴灾区 ,慰问灾民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救助。因此 ,转变思想观念和改进工作方法 ,采取更为积极有力的措施防雹避灾 ,尽可能地减少雹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 ,发展生产 ,变被…  相似文献   
85.
利用秭归1959-2000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近42年秭归降水特征作了分析,揭示了该县的干旱规律,并结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水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87.
88.
青海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气候资源适应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要分析了青海省气候资源的特征以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本省气候资源数量、特性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从本省种植业现状存在结构单一、耕地使用尚需调整出发,提出了充分利用冷凉气候资源的优势,顺应气候资源的可能变化,并结合本省畜牧业的现状提出本省种植业的适应性对策,主要包括: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合理轮作、适当扩大饲草和饲料作用种植,实行农区兴林、旱区兴牧,以促进农牧业结构等建议,为本省农牧业部门制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新疆矿山地区环境地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杰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4):277-281
新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矿业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人为不合理开发,加上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引起矿山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历史因素、政策、经济技术、地方保护主义及环保意识差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矿业开发力度,走出“先开发、后治理”的误区,使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0.
深圳市龙岗岩溶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维国 《广东地质》2002,17(4):42-49
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岩溶塌陷灾害的综合地质勘查,查明了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同控制岩溶塌陷的6个主要因素为岩溶地下水作用、降雨和地表水、振动作用、重力与荷载、抽排地下水及坑道突水,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危害性,对潜在塌陷区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塌陷灾害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