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优选复方莪术散颗粒的最佳提取与颗粒制备工艺,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莪术散进行提取,以淫羊藿苷的含量和收率综合评价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醇的用量、提取的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选复方莪术散的醇提取工艺,再以浸膏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稀释剂(可溶性淀粉)的比例及粘合剂(乙醇)的浓度和干燥温度,制备复方莪术散颗粒。结果:复方莪术散提取最佳工艺为A2B22C11D1,即处方药材加60%浓度的10倍剂量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为最优。最佳制备工艺为A3B2C2,即干浸膏∶淀粉的比例为1∶2.5,并以90%乙醇为湿润剂,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所制得颗粒剂经检查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本试验所得复方莪术散颗粒剂的提取与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2.
泥炭的性质、质量和利用方向是由其物质组成决定的。但要研究其物质组成,就要制作合乎分析鉴定要求的泥炭薄片和残体片,就像研究岩矿需要磨制合格的岩矿薄(光)片  相似文献   
43.
累托石制备润滑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累托石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粘土矿物,其既具有象蒙脱石一样的阳离子交换性,吸水膨胀性,制浆性等,又具有象云母一样的耐高温性和光滑性等性能。经提纯和有机改性后的累托石吸油速度快,膨胀率高,是一种较好的稠化剂,用它制备的润滑脂滴点〉633.15K,远高于膨润土润滑脂的指标要求,研究表明,累托石是制备润肖脂稠化剂的好原料,累托石润滑脂是一种新型高温润滑脂。  相似文献   
44.
矿物粉尘表面活性位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酸碱蚀,强机械力和极性分子等表面作用,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手段分析了7放物粉尘的表面基团裸露,转化过程,总结了矿物粉尘表面存在的基团类型及其表面活性位的分布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对讨论粉尘生物活性及矿物表面/细胞物理化学作用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取样量可低至数毫克级,但200目样品粒度要求分析取样100mg才能保证代表性,导致ICP-MS灵敏度高、取样量小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研究了研磨方式、研磨时间、物料比对超细粒度土壤和岩石样品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分散剂进行湿法球磨,200目粒度的土壤、岩石样品分别研磨10min和15min,土壤样品的物料比采用物料7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岩石样品的物料比选取物料5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细化程度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超细粒度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的粒径分布D_(95)可低至7.51μm、7.05μm,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GBW07121的D_(95)可低至8.42μm、8.30μm。在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酸溶体系中微波消解处理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取样量减少至5mg,总用酸量减少至0.25mL,消解时间降低为25min,稀土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在1.64%~5.21%之间。该方法用于分析其他超细粒度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和GBW07121)中的稀土元素,相对误差为0.17%~6.60%,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6.
高精度高质量的同位素分析技术是开展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工作的前提。同位素分析是不断提取样品真实信息的过程,包括样品制备、化学分离、质谱测定和数据处理4个基本步骤。在同位素分析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引入空白或者污染,或造成同位素分馏,引发信息“失真”。为了准确获得样品的真实同位素组成,必须有效避免污染并精准校正在分析过程中可能的干扰。以Ca同位素为例,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各个步骤所涉及的分析要点,为建立其他同位素体系的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为后续储库探讨、机理解析及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Occurrence of baddeleyite (ZrO2) which is a rare mineral has been recorded in ferromanganese nodules of Central Indian Ocean Basin (CIOB). The mineral occurs either as independent isolated sub-rounded to elliptical grains or in clusters forming fine subhedral crystals (<3 mm) within ferromanganese concretionary growth bands. The mode of occurrence, textural features and chemistry of the mineral suggest detrital and possibly an authigenic origin for baddeleyite. For authigenic origin it is proposed that zirconium might have got released either from the terrigenous sediments or the altered seafloor rocks forming halogen complexes and subsequently it has re-precipitated in the form of baddeleyite within manganese nodules under oxic to sub-ox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安徽省沙坪沟钼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的分析,发现矿石中辉钼矿常呈细小鳞片状、浸染状分布于细脉中。针对岩芯易沿含矿裂纹破裂造成鳞片状辉钼矿丢失,本矿区全部采用金刚石刀具切割分取岩芯。制样过程试验中将样品无缩分粗碎、中碎至Ф〈-1.0mm,进行了K值试验,取0.5。缩分后密封棒磨6小时(充分混匀、磨碎)至-200目。分析了该矿区伴生元素不干扰测定的情况,不加Fe:O。载体,刚玉坩埚-Na2O2熔矿,降低空白值,严格质量监控,采用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钼量,获得的结果稳定可靠。本试验成果可为从事同类型大型钼矿的分析测试和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黄铁矿晶体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目前黄铁矿晶体和薄膜的主要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参数及其产品特点,以及模拟天然黄铁矿生长的实验方法、条件参数和实验结果.指出应加强合成黄铁矿晶体生长理论研究,根据纳米线阵列、纳米晶线黄铁矿的优异物理、机械性能、天然黄铁矿晶须的矿物学特征和晶须材料的优越性能,认为今后黄铁矿晶须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合成黄铁矿研究工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0.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提供了超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多样化的微区分析方法,是纳米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运用TEM技术研究矿物时,由于地质样品的高度复杂性和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实验测试过程复杂而困难。文章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地质样品的TEM分析测试流程。首先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粉末制备法、离子减薄法及聚焦离子束法;然后进行目标矿物的定位,提出了一种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TEM组合定位法;接着进行包括明场像、暗场像、高分辨像、电子衍射花样等不同类型图像的获取,着重说明了各种图像的成像原理、拍摄过程、注意事项和实验技巧;最后是选定关注的微区,测试元素组成及分布情况,并与常用的微区成分分析仪器进行对比,从而说明TEM成分分析的适用范围及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