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古土壤作为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自然景观的产物,是古环境和古气候的一种良好记录,通过对吐鲁番盆地和柴窝堡盆地内保存的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化学性质,结合气候变化,认为在更新世间冰期或暖期时,天山东段干旱山间盆地的气候同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别较现代小。盆地内发育的古土壤类型类似于现代的褐土型。古土壤的发育可能同间冰期印度洋季风的增强和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94.
陕西渭南黄土剖面系列链烃化合物的分布与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备战  贾蓉芬 《地球化学》1998,27(2):180-186
用GC-MS分析了陕西渭南阳郭剖面S0-L1-S1层段代表性样品的链烃组分与分布。古土壤和黄土亚层中正烷烃呈不对称双峰分布,前组峰位于C16-C24,主峰为C18;后组峰高于前组峰,主峰为C31,CPI值为2-04。  相似文献   
95.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硬粘土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长不工三角洲地区全新统下伏的硬粘土层具有粘粒胶膜,裂隙,植物根茎等暴露成标志,系古土壤古土壤层厚 度多在2.0m以上;剖面具有多个粘聚层,但缺乏钙积层;半数以上研究钻孔的古土壤层中出现有孔虫;剖面的磁化率值低而平稳,磁组构参数变化范围广。  相似文献   
96.
陆相层序地层学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一直是各国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陆相层序的控制因素,认为陆相层序的主控因素是构造升降、气候波动、沉积物的供应和充填速率而不是湖平面的升降,它们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基准面的升降,湖平面的变化只是这种作用的表现形式;同时讨论了古土壤作为层序边界的意义,得出煤层不能作为层序边界的结论;并提出河流冲积体系域(AFS)的概念,建议对于湖泊沉积体系使用扩展体系域(EST)和萎缩体系域(RST)。  相似文献   
97.
处于季风三角区顶点部位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的兰州-临夏地区高分辨率(23.6~88a/cm)黄土、古土壤记录揭示出在曾认为是温暖湿润的末次间冰期,无论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均表现出千年尺度上的急剧快速变化。变化幅度常达末次间冰期冷暖期气候变幅的1/3~1/2,变化形式多半为夏季风的突发性暴发与冬季风的逐渐增强相结合。即在夏季风盛行期有猛烈的持续降温;在冬季风盛行期也有强烈的增温。在末次间冰期最盛期(氧同位素5e亚阶段)它表现为夏季风的三次突然暴发和两次明显的冬季风增强,与最近格陵兰冰芯GRIP所揭示的末次间冰期气候不稳定性事实吻合。这说明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可能在北半球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8.
洛川黄土序列时间标尺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厚140m的洛川坡头黄土剖面黄土层以5cm,古土壤层以3cm系统采样,全部样品进行了室内磁化率测量。以黄土序列磁化率变化作为古季风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根据第四纪冰期的Milankovitch理论,利用轨道调缠绵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洛川黄支的时间标尺。通过古地磁场倒转时间的检验以及与宝鸡黄土序列时间标尺对比,表明本文所论述的时间标尺适用于该地区古环境演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陕西洛川黄土化学风化程度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2,自引:8,他引:62  
通过对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REE的分析,采用以Al为标准的变化率参数计算方法对黄土高原化学风化程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风化成壤过程中,黄土中绝大多数元素都保持稳定,活动性元素仅有Ca,Sr,P,Mg和Na;化学风化处在去Ca,Na风化阶段;化学风化的主要方式是碳酸盐溶解.黄土弱化学风化特征是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长期受干冷型气候控制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0.
兰州九洲台黄土沉积年代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发虎  张宇田 《沉积学报》1989,7(3):105-111
据上、下粉砂层在剖面上出现的位置、黄土-古土壤地层层序、14C、热释光(TL)和裂变径迹年龄以及古地磁测量结果,兰州九洲台黄土仅仅是距今140-150万年以来才沉积而成的,因而距今220-240万年以来形成的结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