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564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1522篇
地质学   1215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根据工作区潜在震源区划分、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衰减关系, 进行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 得到不同概率水平下场区相应地震烈度和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及其反应谱。根据场地工程地震条件划分不同地质单元及相应的场地类别, 进行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反应分析计算, 确定地震动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52.
本文根据广东沙环核电厂厂址地震地质环境特点和有关核法规的技术要求完成了设计地面运动时程的人工合成。从持续时间、合成精度、包络设计谱、功率谱密度函数、多根合成时程的统计不相关等方面讨论了该人工合成设计时程对ASCE4-86StandardandCom-mentaryonStandard和U.S.NRCSatndardReviewPlan两个基本法规技术要求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953.
含金黄铁矿的模拟合成实验及热液作用中金富集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热液矿床中金主要以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赋存状态产出,裂隙金构成富矿石。金的两种析出形式,分别为热液演化过程中金的两组成矿化学反应的结果。同时,金的活化和沉淀作用与热液流体中铁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为阐明热液富金矿石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含金黄铁矿的模拟合成实验。实验是在自紧式冷封高压釜(石英管衬套)中完成的。实验的物理化学条件模拟胶东玲珑等金矿的实测成矿参数t=400~200℃;p=50~10MPa;c(NaCl+Na2S)=05~1mol/L;pH=2~65。装填物料为Fe2O3+6S+AuCl3·HCl·4H2O或金粉。恒温时间为7~12d。合成黄铁矿具有完好的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晶形。盐酸分步提取法实验证明,在黄铁矿晶体的核心部分含90×10-6~60×10-6的分散包体金,而黄铁矿边缘部分及以外的残余Fe2O3中仍含有大量的反应残余金粒。实验结果证明,在合成反应体系中只有少量的金与黄铁矿同时析出;而更多的金在残余溶液中富集,在自然热液成矿过程中这部分金可形成晚期裂隙金。实验结果与在胶东等地区热液金矿床观察到的事实吻合。  相似文献   
954.
成矿流体的浓缩作用及浓缩方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林文蔚  殷秀兰 《地球学报》1998,19(2):158-165
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热液矿床中都广泛存在着热液蚀变现象,且伴随强烈的成矿流体的浓缩作用。初始浓度较稀薄的含矿流体,通过水岩反应生成富水矿物的交代带使热液中的自由水固化在蚀变岩石中,热液中的自由水与C、S等组分反应而被大量地消耗,流体的减压沸腾都可极大地促进成矿热液中自由水的减少,从而使残余流体中金属浓度增高。可以通过构造-蚀变岩填图、实验模拟、特征指示性元素性状研究和交代剖面的数学模拟获得成矿溶液浓缩的幅度,进而判定矿化规模,通常在大、中型矿床中都发生过多次流体浓缩作用,依据水岩反应中流体浓缩理论,建立了含矿  相似文献   
955.
简介了合成钻石的历史及其钻石合成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合成钻石和晶面形态特征的差异是鉴别合成钻石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常规鉴别方法和现代仪器测试技术。鉴定测试一种钻石材料往往需要多种手段综合分析手,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笔者采用宝石显微镜结合紫外灯检测鉴别合成钻石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56.
蓝致密星系谱的星族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星团谱样本的星族合成方法,分析了四个蓝致密星系(BlueCompactGalaxies,BCG)的光学谱,给出了在各个BCG中,年龄和金属丰度不同的星族对星系587nm处连续谱测量贡献的比率,同时还给出了BCG内部恒星演化的历史和星系内部的红化值,通过对星系内部星族及光蝗分析,解决了BCG研究中存在的这类星系年龄和其内部光学不可见物质等问题,结果表明BCG是年老星系,其内部恒星形成过程为长时间  相似文献   
957.
本文用均匀的化学演化模型讨论了银河系中氘和氦3的丰度演化.发现当采用大质量恒星占比例较低的初始质量函数,并考虑到气体内落的影响,原初氘丰度y2p~(2-3)×10-5,将能与太阳系附近的实测相洽.这结果大体与类星体吸收云中氘丰度实测的低值相一致,而吸收云中测得的氘丰度的高值却与星系化学演化模型不一致.此外讨论了这结果可能给大爆炸核合成理论的检验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8.
Ia型超新星爆发理论(I):主要观测特征及其爆发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光谱特性、光变曲线、爆发能量、在星系内分布特征等诸方面,简要介绍了I_a型超新星(SNI_a)的主要观测特征.并根据近年来人们提出的改进标准模型阐述了SNI_a爆发的物理原因和物理过程以及核合成特征.  相似文献   
959.
利用星团谱样本的星族合成方法,分析了四个蓝致密星系(BlueCompactGalaxies,BCG)的光学谱.给出了在各个BCG中,年龄和金属丰度不同的星族对星系587nm处连续谱流量贡献的比率,同时还给出BCG内部恒星演化的历史和星系内部的红化值.通过对星系内部星族及光谱的分析,解决了BCG研究中存在的这类星系年龄和其内部光学不可见物质等问题.结果表明BCG是年老星系,其内部恒星形成过程为长时间的宁静相上叠加有短暂且剧烈恒星形成的爆发,其内部存在光学不可见物质,且至少有一部分为年老的球状星团;根据由光学连续谱和发射线计算星系的内红化值的不同,得出BCG星系内部尘埃对连续谱和发射线的产生区遮挡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60.
对康古尔塔格剪切带型金矿成矿体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认为:①康古尔塔格金矿形成于脆韧性剪切变形和脆性变形阶段;②热液成矿反应体系包括成矿反应、控制反应及缓冲控制反应3类;③容矿构造活动方式有脆韧性缓冲转换作用、脆性破裂作用两种,前者构造环境有利于形成蚀变岩型矿化,后者则有利于形成石英脉状矿化;④成矿反应热力学性质和反应进行的程度——矿石品位受所处的地质环境和构造动力学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