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58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91.
利用SkySat-3系列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的多元性和分辨性,基于自动阈值与区域生长算法相结合进行SAR岸线提取,进而分析SAR图像岸线提取检测技术流程,展现合成孔径雷达制作影像在海域边缘监测、图像分割、构成水体提取方面的应用,可有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92.
地形坡度对干涉相位残余点发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位解缠是干涉雷达生成DEM的重要步骤之一。干涉相位中的残余点使相位解缠变得复杂。本文研究了残余点产生机理,建立了残余点发生概率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在噪声存在的条件下,残余点产生不仅与两幅图像之间的相关系数有关,而且受地形坡度的影响。理论分析与模拟实验表明,地形变化愈大,残余点分布加密  相似文献   
793.
向茂生  李树楷 《测绘学报》1999,28(2):139-142
相位解缠是干涉雷达生成DEM的重要步骤之一。干涉相位中的残余点使相位解缠变得复杂。本文研究了残余点产生机理,建立了残余点发生概率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在噪声存在的条件下,残余点产生不仅与两幅图像之间的相关系数有关。而且受地形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4.
近年来,海战场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区域之一,舰船目标逐渐成为海上重点监测对象,能否快速准确地识别海战场舰船目标的战术意图,给指挥员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这关系到一场海上战役的成败.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SAR图像可用于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利用SAR图像进行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已经成为重要的海洋应用之一.针对传统SAR图像舰船检测方法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在YOLOv3的基础上,结合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block,RFB)模块,提出一种增强型的SAR舰船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最近公开的SAR图像舰船检测数据集上平均准确率值达到了91.50%,与原YOLOv3相比提高了0.92%.实验结果充分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SAR舰船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95.
基于多处理板联合SAR成像的分布式计算模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探测范围有限,全轨利用率不高,并且单个卫星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难以完成大量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本文拟采用多处理板联合的数据处理方法,针对星上分布式计算构建一种模拟系统,以提高星上数据处理效率,验证多处理板联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在高效利用卫星计算与存储资源、提升单个卫星全轨利用率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796.
徐欢  任沂斌 《海洋学报》2021,43(6):157-170
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海冰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生产活动。合成孔径雷达具有全天候成像能力,研究渤海区域的SAR图像海冰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海冰检测方法受限于特征提取方法和建模方式,检测精度有待提升。深度学习具有极强的特征自学习能力,适用于图像检测问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框架U-Net,以Sentinel-1双极化(VV和VH)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为输入信息,设计混合损失函数优化传统U-Net模型,形成了基于混合损失U-Net的渤海海冰检测模型。将本文模型与传统海冰检测方法[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马尔科夫随机场(MRF)和分水岭算法]和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混合损失U-Net的海冰检测模型在重叠度、F1分数、精确度和召回率4项度量指标上分别达到了97.567%、98.769%、98.767%和98.771%,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比方法;双极化信息输入的检测结果比VV单极化输入的检测结果在F1分数、精确度、召回率和重叠度上分别提高了0.375%、0.111%、0.639%和0.740%;混合损失函数的检测结果比非混合损失函数的检测结果在F1分数、精确度、召回率和重叠度上分别提高了1.129%、0.947%、1.794%和2.231%;模型能对冰水沿线、冰间水道、冰间隙等细节进行有效检测;可应用于渤海区域整幅SAR图像的海冰检测,为海冰监测、海冰变化分析、海冰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97.
星载SAR监测海洋溢油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星载SAR监测海洋溢油的基本原理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影响溢油监测的SAR参数及干扰SAR海洋溢油监测的各种因素;对搜集到的星载SAR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中国黄海海域的海上溢油分布的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的溢油主要分布在海上主要航线附近。  相似文献   
798.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水面舰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水面舰船探测技术作为一种受到普遍关注的获取舰船信息的有效手段,较之其他探测方法有着独特的优点,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星载SAR所取得的成果,对其探测舰船及其尾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获得较好的方法检测船舶及其尾迹。  相似文献   
799.
针对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s,NL-means)滤波算法在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进行滤波抑噪处理时存在使图像过平滑而丢失纹理细节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的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算法。该算法将图像梯度加入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改进相似块的权值计算,使滤波算法在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纹理结构信息而不使图像过平滑。通过在真实SAR图像上的实验表明,与Refined Lee、Gamma MAP、双边(BF)及NL-means滤波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可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平滑图像,同时能够更大程度地保留纹理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800.
海洋表面油膜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海洋油气藏烃类渗漏在海洋表面形成的浮油膜特征,并讨论了海面油膜的存在对海面短重力波的影响和海洋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后向散射系数σ°的调制,及油膜在SAR图像上的特征,探讨了对SAR图像进行处理以降低雷达斑点噪声,增强图像上油膜特征的方法。指出了SAR图像用于检测海面油膜的可行性。试图建立利用SAR图像检测海洋油气藏烃类渗漏形成的海面油膜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