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56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475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21.
离子交换与吸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绍成 《盐湖研究》1994,2(1):74-81
综合文献资料,结合本人研究实践,对离子交换与吸附研究的一些方法做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以安徽省繁昌县赤砂沸石为试验材料,以黄红壤为参照,研究了丝光沸石为主的天然沸石对NH、H_2PO及K ̄+的吸附与释放,结果表明:赤砂沸石的吸铵量和吸磷量为黄红壤的3倍;其中易释放铵和可释放铵占总吸铵量80%以上;易释放磷和可释放磷占70%以上;赤砂沸石的速效钾含量为黄红壤的7倍左右,而钾位缓冲容量(PBC ̄K)则为黄红壤的35倍左右。赤砂沸石用做肥料调理剂和土壤改良剂,将能够减少土壤中氮、磷、钾的流失,并提高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3.
罗明高 《沉积学报》1995,13(1):88-93
本文从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将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归结为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建立了一套利用反应自由能定量确定成岩作用顺序的方法。该方法将沉积岩成岩作用历史研究从定性引向定量,使其更具理论依据,结果更可靠。利用本方法对国内外两个不同碎屑岩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获得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的顺序完全一致,从而说明了该方法的良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4.
云南临沧地区帮卖盆地含铀煤中锗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帮卖盆地是一个不对称山间向斜盆地,其基底为海西·燕山期(γ~3_4-γ~2_5)花岗岩体。盖层为新第三纪的含煤碎屑岩。锗矿体大部分存在于N_1~2煤层中。含铀煤主要为变质程度低的褐煤,属于半暗-半亮煤、暗亮煤及亮暗煤。锗在煤中的存在形式:1.主要为腐植酸锗络合物及锗的有机化合物;2.一部分呈吸附状态;3.极少数呈类质同象。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利用高表面活性矿物蒙脱石、蛭石、沸石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对Zn2 +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蒙脱石和蛭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呈双“S”型 ,而沸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则呈“Langmuir”型。三种矿物对Zn2 +的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 :蒙脱石 >蛭石 >沸石。运用粉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及热重分析等技术对矿物及矿物吸附Zn2 +后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蒙脱石吸附锌后其层间域中吸附锌大量水解形成新的物相 ,而蛭石与沸石吸附锌后水解很少。这为利用高表面活性矿物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及其可循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滇东-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岩及煤层气储层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成亮 《贵州地质》2001,18(3):163-167,148
本文以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滇东-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岩分布的割理(裂隙),吸附、孔隙溶积、镜质组含量、含气性、灰分产率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煤炭与煤层气储层物性的关系,提出了镜质组含量的煤炭类型有较好的煤层气储集物性条件。  相似文献   
127.
一株红酵母的抗镉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分离自矿区土壤的一株对镉具有较强抗性和富集能力的红酵母菌(Y11)的抗镉机制.结果发现不同方式处理的菌体吸附的镉在细胞不同部位的分布不同,在菌体培养过程中添加浓度为100mg/L镉时,菌体吸附的镉有3.29%进入细胞内,但用在有镉和无镉条件下培养好的菌体,冻干后吸附镉,菌体吸附的镉只有1%可进入原生质体,其余99%都分布在细胞壁周围.利用碱、乙醇-氯仿和蛋白酶分别对Y11细胞与细胞壁进行处理,对其吸附镉的能力有不同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几丁质酰胺基团主要参与吸附作用.探讨了Y11产金属硫蛋白(MT)的情况,结果表明镉诱导能明显促进Y11菌体产生MT的量,菌体经诱导后MT产量达到638.8μg/g,是非诱导菌体的85倍,远大于报道的酵母菌中MT的产量.纯化后的MT经SDS-PAGE电泳检测,分子量为6500Da.  相似文献   
128.
土壤中铅铜锌镉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徐州王庄矿(WZK)、奎河(KH)、背景-1(BG-1)和背景-2(BG-2)等4个土壤样品为供试对象,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铅、铜、锌、镉离子,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铅、铜、锌、镉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对4个重金属的吸附量与加入到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呈正相关性,它们之间大部分满足线性相关关系。在4个土壤样品中加入铅、铜、锌、镉离子的初始浓度比为10:10:10:1时,平衡浓度为Czn〉Ccu〉CPh〉Ccd,吸附量为Scd〉SPh〉Scu〉Szn,4个土壤样品对铅、铜、锌、镉离子的吸附能力依次为WZK〉KH〉BG-2〉BG-1。在所选实验条件下,土壤对铅、铜、锌、镉的吸附能力受土壤中铅、铜、锌、镉的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饱和含水量和土壤的pH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9.
不同量剂凹凸棒石粘土对镉污染菜地的修复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凹凸棒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超强的吸附性能,向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凹凸棒石粘土,会使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失去活性,并能有效地阻止其向农作物转移,确保农产品安全。本次试验,利用凹凸棒石粘土特有的物化性能,对八卦洲Cd含量超标的土壤进行了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Cd超标的土壤中施加适量的凹凸棒石粘土矿物,能使芦蒿中的Cd含量降低46%,并且土质及农产品的产量均没有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0.
以长江河口地区北固山淡水潮汐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生长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虉草(Phalaris armdinacea)植物的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重金属Cu(Ⅱ)和Cr(Ⅵ)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受到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效应的交互影响。20℃时,生长有芦苇的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量最大,生长有虉草的湿地土壤次之,边滩裸地最小;当温度的升高至30℃时,上述差异明显减小。对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Cr(Ⅵ)而言,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其吸附量的植物类型差异性不明显。当温度从20℃升高至30℃时,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Cu(Ⅱ)、Cr(Ⅵ)的吸附量都减小,反映出研究区湿地土壤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机制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较弱,物理吸附作用相对较强,吸附呈放热过程。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淡水潮汐湿地土壤Cu(Ⅱ)、Cr(Ⅵ)等温吸附的最佳模型,方程中常数n和k的大小能够体现吸附过程中存在的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影响效应,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吸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