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意大利陆缘是中地中海构造活动强烈、复杂的地段,地貌演化非常迅速。沿意大利陆缘,火山活动、断裂活动以及陆坡失稳等地质作用活动频繁,是有人类居住、活动的,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地区。因此,阐明那些在海底可见的并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质特征是海洋地质领域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2.
日粮水平对周期性变温模式下刺参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变温对不同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对部分种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由于种类或温度设置等差异,研究结果各有差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生长和生理水平上对一定程度上的符合自然水域温度波动曲线的周期性变温具有积极响应,作者研究在2个变温平均温度(均温15,18 ℃),5个日粮水平(饥饿;0.3%初始体重;0.6%初始体重;0.9%初始体重;1.4%初始体重)下刺参幼参的生长、摄食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在饱食条件下,刺参在变温条件下生长率高于相应的恒温对照,(15±3) ℃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各日粮条件下,(15±3) ℃下刺参的生长率均高于(18±3) ℃下对应日粮组.随日粮水平的升高,食物吸收率(FI)和食物转化率(FCE)显著升高.食物转化率变温组均大于恒温处理组,且在均温15 ℃下变温组显著高于恒温组(P<0.05).在能量分配模式中呼吸能占比例最大,且随变温均温升高而显著增加,是造成不同温度下刺参生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3) ℃和(18±3) ℃下,刺参以能量表示的维持日粮值分别为0.39%和0.51%,与相关资料报道的恒温状态下维持日粮相比,一定程度上的变温并不会提高刺参的维持代谢.  相似文献   
53.
赵雪花  黄强  吴建华 《水文》2008,28(2):10-12
考虑到径流资料变化幅值较大,又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为建立能客观反映径流变化这种复杂波形的模型,本文引进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对黄河上游兰州站年径流进行了长期预测,预测结果精度较高,满足规范要求,此结论为黄河上游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用波谱分析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旱雨季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旱季土壤含水量<凋萎湿度,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因受降水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呈周期为1a的波动变化。用谐波分析法还计算了各层次土壤含水量的谐波展开式,由此可预报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5.
针对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年周期性特点,建立了大坝变形监测序列的拟合外推模型,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外推(LS)与自回归(AR)组合模型预报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方法。通过实验比较说明,LS+AR组合与AR模型相比,在大坝变形监测的预报精度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6.
日本筑波地球物理测量学院的测量学家M Murakami和美国费尔班克斯阿拉斯加州立大学的地震—火山学家 S Mc Nutt公布了有关他们发现了地球周期性“呼吸”——地震现象某种年度周期性的信息。他们通过分析借助全球定位系统获得的多年来高度准确的资料 ,确定存在着这种周期 ,特别是在日本列岛区观察到的。这个系统有 50个地面测站 ,其网络覆盖了日本的东北部 ,记录到每年由东向西发生地壳挤压 (大约为 3 0 mm) ,随后导致方向相反的地壳拉张作用 ,并且在秋季这种运动比春季要快 1 5%。也许在日本观察到的地震季节与此有关 :地下的冲击和某些火…  相似文献   
57.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尺度重整分析(R/S)引入古气候环境研究中。但在这些研究中很少提及周期性成分对尺度重整分析结果的影响。然而实际上,古气候环境演化往往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而周期性成分的存在对尺度重整分析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列举了2个实例对此进行了说明。这些事实表明,在古气候环境研究中,没有考虑周期性成分影响的尺度重整分析的结果需要谨慎使用,有些可能需要做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58.
一般认为,在白垩纪及其晚期(80~65Ma前),地球上的气候特别温暖,甚至在极区都有恐龙类生活;但是,最近有文献(其中含有证据)表明,在白垩纪晚期冰水的周期性(冰川的前进和后退)仍然存在。美国的古海洋学家、古气候学家及冰川专家在米勒(Miller)的领导下详细研究了钻获的沉积岩标本  相似文献   
59.
本文主要分析了吉林省雷电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对区域性雷暴天气的年代际变化、气候倾向及阶段性、周期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雷暴天气的变化趋势做了探讨性展望,旨在为我们正确认识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规律及进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从行为学角度解释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 Philippi)的跑滩现象, 研究了规格、温度对其跳跃行为以及底质、流速和周期性干露对其潜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蛤蜊运动能力与其规格和水温有关, 3 mm稚贝不具备跳跃能力, 5 mm以上具备跳跃能力; 跳跃频率和高度随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中国蛤蜊稚贝潜沙比例均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 各时间节点中国蛤蜊稚贝在细沙底质的潜沙比例最高, 中沙底质次之, 粗沙底质最低。施加微弱水流后, 中国蛤蜊稚贝潜沙速度和比例显著增加; 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部分稚贝被水流冲走, 潜沙比例随之下降。周期性干露会导致中国蛤蜊稚贝从底质中爬出, 干露时间越长, 爬出比例越高。干露后的稚贝重新放置于海水中, 部分稚贝会在水面漂浮一段时间后再下落至水底, 漂浮比例随干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从行为学角度初步查明了中国蛤蜊跑滩现象, 为解决中国蛤蜊防跑滩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