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陈丹 《地理教学》2011,(13):11-14
一、何为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在《人类理解论》中对概然性做出如下解释:“所谓概然性就是‘多半为真’的意思。这个名词的含义本身就指示出,对于这样一个命题,是有一些论证或证明,使人相信其为真的……概然性有两种根据,一种是与自己经验的‘相契’,一种是别人经验所给的证据——概然性只可以在我们缺乏知识时,来补充那种缺陷,并且来指导我们。它所表现出的各种命题,我们对之并无确知,只有相信它们为真的一种倾向。”  相似文献   
32.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考点及分值可以看出,区域地理在高考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区域地理在高考地理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命题中大量出现区域地理本身的知识。即世界和中国最基本的自然和人知识。从横向看包括位置、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和工农业、城市等人特征,从纵向看包括大洲地理、分区地理、国家地理及国家内部区域差异(主要指中国);二是在高考命题中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涉及该区域的自然和人特征,  相似文献   
33.
一、考试内容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综合性。“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综合性表现在两方面:考查的内容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的能力是考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试题既反映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出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4.
第一是基础关。中学各科教材和教学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所在。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与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基础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作为一个公民,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也是重要的化素养之一。有了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也就等于取得了本学科的“入场券”。  相似文献   
35.
魏洋 《地理教学》1997,(2):40-41
高考取消地理科目后,高中地理会考成绩对学生虽无大的影响,但它却成为衡量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会考试题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反映和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可信性。四年来的会考试题给人总的印象是:份量不足,难度偏低,基础过多,忽视能力。如果这样长期下去,不仅使高考取消地理后所产生的副作用进一步加剧,而且使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对振兴地理教学的唯一希望之火,最终会因此冰凉之水所灭,笔者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36.
王海 《地理教学》2016,(5):39-42
一、讲评前精研细磨,教学相长从字面上看,试卷讲评课就是"讲"和"评",传统上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知道为什么错并改错。如此做法,使得试卷讲评课与平时的作业纠错区别不大。随着新模式实施与教学理念的更新,试卷讲评课如果仅仅围绕"错"字做文章,难免"层次"太低了。笔者认为其实试卷讲评从学生上交试卷走出教室就已经开始了。这个阶段是试卷讲评课的基础阶段。  相似文献   
37.
董锦春 《地理教学》2012,(17):36-38
情境素材是地理试题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地理试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情境素材选取是地理命题中至为关键的一环。笔者认为情境素材创设一定要注重策略,才能提高地理原创命题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一些原创命题及体会,对于命题的情境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38.
梁海斌 《地理教学》2012,(24):53-55
高考(试题)就像一根指挥棒,指挥着千军万马(考生)渡过独木桥。笔者站在命题者、指导教师和考生的不同视角和立场对2012年福建省高考地理试题进行评析,从试题中去寻找规律,即试题特点、命题趋势、考核倾向等,以指导2013年地理高考复习。  相似文献   
39.
一、Solo分类评价法为地理高考自选模块命题献谋献策 1.Solo分类评价理论概述Solo分类评价法是由比格斯(Biggs)首先提出的,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法,在海外有广泛的应用。Solo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发生一次跳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就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来判断他们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进而给予合理的评分。基于结构主义学,Solo分类法把学习成果划分为五种结构层次,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40.
笔者在《地理教学》2011年第10期发表了一篇《完善原创命题的环节,提高原创命题的科学性》的文章(以下简称《完》文),以质疑的态度解读了一道浙江省2011年3月某地区的模拟地理试题,深刻剖析了该试题存在的科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