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迎春花开     
正春寒料峭的早春,天气乍暖还寒,匆匆行走在上班途中,风中仍有丝丝的寒意侵入脖颈。路过市标,忽然,一片亮丽的金黄映入眼中,在草木萧瑟万物沉睡的早春格外引人注目。驻足一看,是迎春花开了,顿时感觉春天来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放下单车,奔向那抢眼的迎春花。默默凝视着她金黄色的花瓣,黄得那么纯洁,黄得那么艳丽,黄得那么明朗,黄得那么纤尘不染,落落大方。一朵朵花张开着,随风摇曳,好像一双双欢快的小手在向我招手,既妩媚调皮、活泼可爱,又神气十足、天真无邪,真不愧为春天的使者啊!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令  相似文献   
32.
《西部资源》2013,(4):68
在璀璨的珠宝世界中,缅甸翡翠以其柔润娇艳而深得人们的钟爱. 名称来源 翡翠名称来源于翡翠鸟.相传翡为赤鸟,翠为绿鸟.唐代诗人陈子昂“翡翠巢南海,雄雌株树林”诗句中的翡翠,指的就是翡翠鸟.在古代,贵族富豪多用于装饰、佩戴、陈设、观赏. 产地 翡翠原石产地主要在缅甸,所以业内也把翡翠叫做缅甸玉,除此之外,日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地也出产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翡翠.缅甸联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3.
孙洁 《海洋世界》2012,(7):66-69
中国自古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始于黄帝,备于尧舜的汉服是华夏文明的产物,经历过辉煌也曾在"剃发易服"政策下几近消亡。我们无法忘怀在四书五  相似文献   
34.
祁琛云 《地理学报》2012,67(3):428-429
自隋唐以来,广大东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其在全国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东南地区的崛起,除了人口大迁移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外,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关于历史时期东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期出版的吴洲先生的《唐代东南的历史地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年出版) 一书是作者对这一课题持久关注与深入研究的成果。该书40 余万字,内容涉及唐代东南地区的地质地貌、山川形势、气候物种、政区沿革、人口分布、社会形态及经济发展等。同时对东南地区各州郡县的地理形势与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对古代典籍中涉及到的东南地区的地理名物详加考释,对有关唐代东南地区的史地类文献加以整理与研究,并对重要的人口定居区域的地理形态进行分类研究。该著内容丰富、考证精细,是研究历史时期区域地理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35.
榆林石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城南76公里处,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砾岩层断崖上。因榆林河从峡谷中流过,两岸曾榆树成林而得名。榆林石窟的营建历史、建筑样式、彩塑和壁画的题材、内容与艺术手法同敦煌莫高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相似文献   
36.
冬苗 《中国地名》2012,(4):74-74
我们知道唐代有个张继,只为他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枫桥夜泊》。张继,字懿孙,湖北襄州(今襄阳)人,天宝十二年中进士,大历年间入内侍,该诗写于他中进之前,尚是一名默默无名的穷儒生。一首短短的小诗,成就了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37.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新疆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遗址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由于吐鲁番盆地气候炎热干燥,阿斯塔那古墓群保存下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颇为少见的各种泥俑。文章利用红外光谱、纤维旋转实验和显微形态观察等方法对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彩塑泥俑的马尾装饰物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纤维来自于原产于近东、地中海沿岸的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同时,结合出土文书,探讨了唐代吐鲁番地区亚麻的栽培利用状况,为深入认识亚麻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刘伉 《中国方域》2005,(1):32-35
本文开篇所引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个千古名句,凡是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大约没有不知道、没有不熟悉的。因为诗人的这个诗句,不但浅显易懂,而且把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排空而至、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酣畅淋漓地一语道尽,吟咏起来异常痛快,所获印象格外深刻。  相似文献   
39.
40.
《中国地名》2009,(6):64-67
《唐宫仕女图》,唐张萱、周口绘,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着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口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