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9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912篇
测绘学   288篇
大气科学   291篇
地球物理   368篇
地质学   3916篇
海洋学   37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487篇
自然地理   9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黄志东  何萍 《华南地震》2014,(2):103-106
将引入相似度的概念探索验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与建筑结构形式分布的相关性,将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筑物类型特征的相似度给出量化指标,进而为下一步的建筑物基础数据的更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62.
为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云类型/下垫面进行客观定量检测,从云的光学特性出发,利用卫星图像上各种云型/下垫面呈现出的光谱特征,结合白天正午样本集,分析云的光谱特征差异,提出一种利用通道亮温和通道间亮温差及反照率等,识别发展较强的对流云、高中低混合多层云、中低层水云、薄高云和晴空的方法。通过样本采集、绘制散点图、检测试验,建立FY-2C云类型/下垫面识别流程,给出白天及夜间适合的检测判据。结果表明:强对流云团的光谱特征最显著,其判别相对简单,采用单通道或通道间亮温差即可获得较好的判别效果,但也存在对密实卷云错判的情形;与天气过程相联系的高中低混合多层云光谱特征也比较明显,较易识别,但高中低混合多层云和厚卷云以及发展较强的对流云光谱特征存在相似之处,在一些云层边界或交界处还是存在一些错判;暖水云和薄卷云的判识对可见光通道依赖性较强。经过多光谱云分析,可间接确定云相态,并可为其它云参数(云顶高、光学厚度及有效粒子半径等)的反演提供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963.
基于气候干燥度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分类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阐明了青藏高原各大地貌单元的大气环流及自然景观特征, 描述了高原多年冻土形成和分布格局. 基于综合地域分异规律, 以年降水量和干燥度(蒸发/降水)作为主要指标, 并参考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及年平均空气湿度等, 结合地形因素将高原多年冻土划分为: 湿润型、亚湿润型、半干旱型、干旱型和极干旱型五种类型, 并对各类多年冻土的代表性地区的冻土特征分别进行论述. 该分类方法适合于小比例尺的冻土测绘和制图.  相似文献   
964.
生态过程模型已成为探测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最适温度作为模型模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准确性对模型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2001-2010年MODIS-NDVI、2001-2010年气象台站温度数据,以及2000年土地覆盖数据,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将最适温度定义为适宜植物生长温度上下限之间所有月均温度的均值,并从植被类型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以期为生态过程模型的改进提供参数优化方案。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灌丛、草地、农田和建设用地的最适温度,依次为22.4℃、23.4℃、14.1℃、19.5℃、20.7℃、22.6℃、15.4℃、24.8℃和25.6℃。  相似文献   
965.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林  汤云云 《地理科学》2014,34(1):10-18
以珠江三角洲(下称珠三角)都市圈国内主要客源地2009~2011年度中国100强旅行社官网旅游线路报价单为基础数据,研究了珠三角都市圈发展较为成熟阶段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及目的地类型,发现:① 珠三角都市圈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总体上以营区基地式和完全环游式为主。不同客源地旅游者行为模式差异较大,广东省内旅游者以单目的地式和港澳小环游为主,其余客源地旅游者多采用营区基地式、往返式、区域环游式和完全环游式等旅行模式;② 珠三角都市圈各城市在旅游线路中出现的频次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出3个等级层次关系,不同城市在大小珠三角都市圈以及不同客源地旅游线路中的角色与地位不同,据此得出珠三角都市圈各客源地的空间行为模式图;③ 比较大小珠三角都市圈在空间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发现港澳与珠三角地区在旅游发展上逐渐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但实现三地旅游一体化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966.
黔东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陶平  王尚彦  戴传固  王敏 《贵州地质》2005,22(4):229-235
本文对黔东地区金矿进行了矿床类型划分,并综述了各类型的基本特征。该区中-低温热液作用形成的金矿均属产于沉积岩建造中的金矿床,与岩浆岩在成因上没有直接联系。其中,天柱-锦屏-黎平地区、梵净山地区及从江地区金矿为变碎屑岩中脉型及蚀变岩型金矿床。三都-丹寨地区金矿为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天柱-锦屏-黎平地区及梵净山地区的变碎屑岩中脉型金矿床(点)暴露表生环境后可形成冲积型砂金矿床。  相似文献   
967.
依据金矿类型划分标准,提出由大到小的成因类型→含矿建造→工业类型划分方案,将北祁连已发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9个金矿床,划分为3个建造类型、3个成因类型和3个工业类型。  相似文献   
968.
2003年5月26日和7月26日在宫城县附近相继发生了宫城县近海地震(M7.0)和宫城县北部地震(M6.2)。地震学家们预测不久的将来在宫城县近海将会发生更大的地震(M7.5)。应该注意的是,从地震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分属3种不同类型的地震。为了使非专业人员也容易理解,我将这3种不同类型的地震称之为“地震三兄弟”。这3兄弟,老大、老二在宫城县附近及其洋面上已和谐地出现,不久,老三也欲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969.
层序成因动力学参数类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覃建雄  韦跃龙 《地球学报》2005,26(6):499-504
层序地层学为沉积盆地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层序地层学在沉积盆地分析中的参数包括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宏观参数特指沉积盆地中同一成因类型或成因相关的层序构成的层序组合体的总体特征,主要包括物质组成、宏观轮廓及叠置序列等。微观参数系指单个层序本身的识别标志,分为层序内部标志和层序界面标志。前者包括层序的几何形态、规模级别、内部构型、成因格架和充填序列等;后者包括界面的物理标识、剖面特征、成因属性和级别类型等。不同的层序参数类型揭示不同的成因背景,反映不同的动态过程和成因动力学意义。通过这些参数类型及其成因意义的研究,可分析层序形成与沉积盆地及板块构造的关系,进而研究层序的形成背景和成因动力学,最终为盆地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