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DEM在土地质量评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海 《东北测绘》2002,25(3):75-76
探讨GIS技术及成果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库是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物、灌溉水、化肥及农作物等介质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MapGIS软件管理编制成果图件;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规范成果数据;利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下发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数据录入子系统》将数据资料数字化,从而建立评价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区域地理地质、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等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采样介质的工作区采样布置、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土壤元素分级图及大气环境、灌溉水环境、土壤质量、土地质量综合等级图为核心的空间评价数据库;包括土地规划图、特色农产品种植规划建议图、施肥建议图等各种成果图件。数据库实现了对样品及相应的众多的化验分析数据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便于数据的统一保存、分析和使用,为评价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和总体综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促进农业经济规划调整,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和优化、特色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3.
正8月11日至20日,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省内外记者团赴野外一线采访,开展"走基层、访一线"活动,宣传找矿成果,体验野外生活,挖掘地质人精神风采,同时也为地质工作加油鼓劲。这次活动历时9天,跨越海东、海南、海西,行程4000千米。由中国矿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青海日报、新华社青海分社、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青海地矿》报等媒体记者组成记者团,实地走访了地质遗迹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页岩气勘查、绿色矿  相似文献   
94.
以地球化学方法对慈溪市土地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专家经验法三种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认为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比较适合一般土地质量评估,而专家经验法更适合污染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本文探索了适合土地质量评估的优选方案,为土地质量生态管理和土地合理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利用甘肃省武威地区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通过评估指标筛选、指标权重赋值、隶属函数的计算及土地等级的划分,对该地区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最终将测区土壤质量划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差等5个等级。结果显示:测区内土地质量良好以上等级的土壤占全区面积的81.05%,中等级别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5.02%,差等级的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13.93%。研究表明,武威地区总体土地质量良好,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调查精度较高,GPS主要应用于地球化学测网布设、土壤采样点的定位及其他生态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定位。野外工作前必须通过大地测量三角点实测数据进行GPS手持机三参数校正,在GPS中置数,校正参数满足精度要求之后方可进入野外采样阶段,因此,正确的参数设置是使用GPS的关键。利用omap结合1∶5万地形图实现了室内快速自动化校正三参数,精度高,误差小于3 m。  相似文献   
97.
98.
99.
分析了青岛市古镇口创新示范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砷、铬、镉、铜、汞、铅、镍、锌)和土壤肥力相关的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参照相关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和标准,对土壤养分和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土地规划利用可调整的建议。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元素组成主要受成土母岩控制,在人类活动较频繁区域,汞以及氮、磷含量富集明显。整体而言,研究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土壤环境质量安全清洁(约90%)。相较于其他重金属,Cu元素背景值较高,局部有富集现象,是造成研究区土壤污染风险的主要因素,建议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实行土壤和农产品联合监测。  相似文献   
100.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消息,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申报的“一种便携式土壤取样器”实用新型专利于2018年7月31日新获授权(专利号:Z L2018 2 0078179.6),这是该院2016年出台鼓励科技创新政策以来,继发明水体底泥取样器之后,在土地质量环境地质调查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专利。近年来,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农业地质领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这些发明创造与科研成果,进一步巩固了该院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