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小店西瓜的农业地质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长敏 《城市地质》2001,13(2):41-44
通过对小店砂体的地质特征,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含量及成因分析,讨论小店西瓜的农业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32.
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开发是造成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矿山开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应该对矿产开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很显著。文章对典型的矿业城市——贵州省六盘水市进行研究,分析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几种表现形式,提出用机会成本法和恢复费用法对不利影响的损失进行评估,指出要切实减缓不利影响必须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直接占用土地、污染土壤环境、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将不利影响归为两类:①占地损失,为不可逆影响,包含引起土壤直接被占用、淹没或破坏的各种影响因素。②土壤肥力损失,为可逆影响,是由于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所引起的。对于前者,用机会成本法进行评估,在掌握拟建工程区土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计算土壤利用现值;同时要将估计年限的机会成本均纳入矿山开发建设的社会成本中。对于后者,用恢复费用法进行评估,需要了解土壤受影响之前的各项指标。文章最后指出,需要从开发开采技术、工程地质、“三废”处理、土地复垦、税收管理等各方面强化对不利影响的控制。  相似文献   
33.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性状态,而下游地带的尾砂沉积现象不明显,污染表现为隐性。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土壤中的As 、Pb、Zn、Cd含量均异常高。水田的犁底层对污染物质具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而旱地淀积层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对污染物质的隔断作用不明显。污染耕地上生产的玉米中的Cd、Pb、Zn含量和大米中的Cd、Pb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34.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性状态,而下游地带的尾砂沉积现象不明显,污染表现为隐性.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土壤中的As、Pb、Zn、Cd含量均异常高.水田的犁底层对污染物质具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而旱地淀积层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对污染物质的隔断作用不明显.污染耕地上生产的玉米中的Cd、Pb、Zn含量和大米中的Cd、Pb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35.
利用土壤环境中溴元素资源 76 7个数据和癌症死亡调查资料 7870 80例 ,研究了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溴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食道癌、肝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与溴元素有相关性 ,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 333(P <0 0 1) ,0 4 837(P <0 0 0 5 ) ,- 0 4 0 4 7(P <0 0 2 5 ) ,0 5 2 0 7(P <0 0 0 2 5 )。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青州市南张楼村为研究区,基于村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开展土壤养分、土壤环境、土壤质量及特色土地资源评价.结果 显示,土壤养分N以较缺乏、中等为主;P以丰富为主;K以中等、较丰富为主;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较丰富为主,土壤养分总体水平较好.土壤环境单指标Zn存在小面积的污染风险,污染等级为风险可控,其他指...  相似文献   
37.
大坝运行对水库消落带土壤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紫璇  陆颖  钟荣华  毕晓静  袁旭  敦越 《水文》2019,39(1):15-19
水库消落带土壤环境对水库水位变化的响应非常明显。通过分析大坝运行下水库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微生物特性和土壤侵蚀变化特征,总结水位波动对消落带土壤性质的影响过程与趋势。研究表明水库消落带土壤历经长时期干湿交替过程后,其物理性质发生较大改变,但具体变化过程和趋势仍存争议。土壤化学性质中,碳、氮和磷元素迁移转化趋势明显,但各不相同。土壤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异特征改变。土壤微生物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并且在海拔梯度上差异显著。土壤侵蚀是消落带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未来应采用物理模型方法,定量分析水位与土壤性质相关关系,并加强对西南高山峡谷区高坝大库消落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污染周边土壤环境。本次调查以沾化县境采油区为重点,采用了专项地质环境调查、人力浅钻、渗水试验、淋滤试验及土壤监测等方法;查明了油气污染物的污染类型、污染机理、污染程度和迁移变化趋势,并提出治理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9.
煤中微量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煤或煤矸石中的微量元素在水等条件作用下发生变化,并从其中析出随水体进入土壤环境中,在土壤环境中发生迁移和富集,其迁移的能力受土壤环境的制约,本文通过对煤的淋溶实验,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在土壤环境迁移的能力,根据对煤矸石堆周转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含量变化,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环境中富集能力及煤中微量元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正确评价煤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环境效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这是一篇有关茶园土壤环境和土壤动物关系的调查研究。通过对不同种植年限、不同产量和土壤类型茶园取样调查,基本摸清茶园土壤动物的组成、数量和分布,找出了茶园土壤动物的优势和常见类群。并通过六个样地的对比得出:茶树种植时间愈久,产量愈高,随着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土壤动物愈丰富。根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析证明,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和土壤容重大小呈正相关,达到极密切和密切程度;与土壤PH值大小呈负相关,达到密切程度;黄红壤中土壤动物类群数明显高于黄棕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