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9篇
  免费   3035篇
  国内免费   4847篇
测绘学   5432篇
大气科学   1846篇
地球物理   3564篇
地质学   15374篇
海洋学   1413篇
天文学   699篇
综合类   2134篇
自然地理   2889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30篇
  2022年   655篇
  2021年   861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765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471篇
  2013年   1083篇
  2012年   1488篇
  2011年   1431篇
  2010年   1237篇
  2009年   1446篇
  2008年   1364篇
  2007年   1260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223篇
  2004年   1007篇
  2003年   1365篇
  2002年   1586篇
  2001年   1488篇
  2000年   1045篇
  1999年   799篇
  1998年   876篇
  1997年   896篇
  1996年   852篇
  1995年   846篇
  1994年   834篇
  1993年   538篇
  1992年   565篇
  1991年   509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6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8篇
  194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付昱华 《海洋通报》1994,13(2):7-12
本文给出应用实测波浪数据确定JONSWAP谱参数的方法,若Hs,Tz,Tc分别为实的有效波高,平均上跨零线周期,平均峰-峰周期并令y=Tz/Tc,本文导出求解谱参数γ值的方程f(γ,y)=0。根据这个方程的解并应用最小二乘法,γ作为y的函数的表达式可写为(对于2.54≤γ≤15.34及1.6≤y≤1.79)。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14.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自199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院、所和各界有关部门、领导及广大读者的诚挚支持、关心和帮助,借此机会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5.
粤东海岸东起闽粤交界的大埕湾,西迄深圳市的大鹏湾,岸线曲折,港湾较多,河溪人海泥沙在潮间带及紧邻5m 等深线以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类型多样,以泥质和沙泥质土壤为主;除河口湾的土壤含盐量低外,其余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钾素较丰富,磷素较低。因地处亚热带南缘,光、热和水资源条件较好,且多数海湾有深入内地的小海湾和潮沟,甚适合发展海水养殖与晒盐,韩江口的义丰河和海门龟头海大闸外等滩地尚有围垦价值。多处海湾潮滩沙土适合作海滨浴场,也有小片滩地红树林适合旅游观赏。  相似文献   
16.
章申  孙景信 《地理研究》1990,9(2):58-66
本文论述了珠穆朗玛峯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分布模式,并发现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壤母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18.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极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Δ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