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453篇
测绘学   227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1581篇
海洋学   6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5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山区三维地震勘探在阳泉五矿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山区三维地震勘探在阳泉煤业集团五矿的应用, 肯定了此种方法在查明煤矿生产中隐伏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方面的明显效果,确立了此种方法在煤矿地质勘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92.
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沉降和降升变化,侏罗系沉积作用分布于整个盆地,中、晚侏罗世盆地内地层遭受广泛剥蚀。白垩纪沉积物局限于盆地东部,最大剥蚀区在盆地东南部。下第三系沉积集中于断裂带控制的断陷盆地中,剥蚀主要在盆地东部和南部。根据南北向平衡剖面分析,早侏罗世盆地为南北挤压,晚侏罗世盆地拉张松驰形成东西向断层;白垩纪受东西向挤压,早第三纪为南北向拉张。东西向平衡剖面分析表明:在盆地内存在一条规模巨大的南北向巨型隆起,隆起形成干早白垩世早期延续到晚白垩世晚期。盆地经历了早侏罗世前挤压推覆,侏罗-白垩纪松驰下陷,白垩纪盆地西部及中部隆升,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盆地受南北向拉张作用。形成北断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晚第三纪挤压降升。  相似文献   
993.
浙江沿海上白垩统小雄组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东临海,三门东 小雄盆地,发育一套中酸偏碱性的火山岩,长期以来,将其称为塘上组。详细的地质调查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与以天台盆地为代表的塘上组,在火山岩岩石组合层序,古生物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等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4.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5,自引:0,他引:135  
选择黔中、黔西、黔北、湘西岩溶山地丘陵垄岗之上的 5个基岩为白云岩和灰岩的土层剖面 ,通过剖面碳酸盐岩酸不溶物的提取实验、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 ,讨论了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野外、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初步论证了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是我国南方岩溶地区土壤资源的一种重要的成土机制 .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土状堆积物的来源奠定了初步基础 .  相似文献   
995.
选择黔北岩溶山地垄岗之上的一个白云岩风化剖面 ,通过元素在剖面演化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建议白云岩就位风化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 :白云岩淋溶残积过程和残积土的演化过程 ;以Al为参比元素 ,获得剖面微量元素中以Ni,Cr,Mo ,W ,Ti为最不活化元素 ;稀土元素在白云岩风化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与它在别的岩类的化学风化过程中的行为相似 ,同时发现稀土元素之间存在着分异 ;发现了两个稀土元素及其微量元素的富集层 ,推断是由于剖面演化中的环境变化 ,导致风化前缘的下移 ,从而形成两个富集层叠置 .认为白云岩风化剖面中风化程度较强的上部样品的元素含量可代表白云岩形成时区域上陆壳组成的活化元素 ;而不活化元素可用风化程度较低的下部样品的元素含量表示 .同时认为化学沉积的碳酸盐岩中的“不溶物” ,与冰碛物 ,黄土等沉积物一样 ,可提供上陆壳的平均化学组成成分 .  相似文献   
996.
冯昭贤  赵文津 《现代地质》1997,11(3):363-365
摘  要  介绍了 “国际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剖面及综合研究” (简称 INDEPTH) 项目概况、 科学目标和已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着重阐述了作为该项目组成部分的由中国地质大学 (北 京)、美国华盛顿大学 (西雅图)、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合作进行的 “国际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 深剖面探测的大地电磁研究” (简称 INDEPTH-MT) 的任务、科学目标和主要成果以及采用 的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数据处理与反演方法所具有的特色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早期经典的和近年来提出的陆壳的9种分层模式,既包括地球物理的,也包括构造变形、变质和物质成分的,指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的最新进展,本文对这些模式进行了评介,对莫霍面、下地壳组分及反射下地壳的地质意义提出了看法.这些模式,尤其是近年来提出的大陆壳分层的几种模式无疑对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陆壳的复杂地质作用、地壳和地球的演化及早寒武纪地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98.
揭示中、强潮砂质海滩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剖面冲淤变化过程是理解海岸演变及沿海防护工程设计与旅游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以北部湾北海银滩为例,基于GIS-RTK获取区域2014年7月—2018年2月逐月剖面高程实测数据,结合水文资料分析银滩剖面在外在驱动作用下的变化特征及冲淤机制。结果表明:(1)银滩内滨区域处于净侵蚀状态,低潮带及其以浅区破波带以弱淤积为主,冲流带展现持续、恒定净淤积特征。(2)一年中有263天波浪可引起银滩-3.41 m水深以浅的泥沙频繁扰动,由此造成内滨剖面快速变化,波高0.3~0.5 m的波浪引起的泥沙扰动水深控制冲流带、破波带和低潮带的淤积过程。(3)潮位波动导致波浪作用下海床泥沙活动的范围出现差异,由此引起海滩由陆向海出现"强淤积-弱淤积-弱侵蚀"特征。(4)造成区域较大增水的台风可大幅度提高各级别波浪扰动范围,对银滩整体剖面造成侵蚀。  相似文献   
999.
汉源大树剖面厚11.2m,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中期.频率曲线有两峰a型、三峰b型和带粗尾巴的三峰c型三种类型,具有1-2Φ、3-4Φ、4-5Φ、5-6.5Φ、6.5-8Φ、10-11Φ等6个众数,各众数在地层纵向各层段上变化趋势明显;具有a型频率曲线特征的沉积物反映湖水较深,而其余的则可能指示了水体较浅的滨浅湖相.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分选性较好,中值粒径平均为18.12μm.粘土与细粉砂、粉砂含量曲线呈正相关关系;中值粒径与砂、粗粉砂含量曲线也呈正相关关系,并与粘土含量曲线呈负相关关系.大树剖面粒度组成可分为八个沉积阶段,构成从细到粗的三个沉积旋回,各沉积阶段分别指示了不同的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埋藏古河道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地质类型。本文通过对浅地层剖面的解释分析,获得埋藏古河道的剖面、平面以及空间展布特征,在钻孔取样、孔压静力触探(CPT)的基础上进行钻井平台插桩深度预测,综合多种分析结果,开展钻井平台就位可行性评价,为钻井平台的插桩就位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当钻井平台桩腿分别位于埋藏古河道侧缘和河谷时,插桩深度差异较大,钻井平台就位风险极大。这种工程物探与工程地质相结合的调查手段既能宏观把握地下灾害地质现象,又能有效克服工程地质调查结果只针对单个位置点的局限性,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做出判断,躲避风险,实现钻井平台的安全就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