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6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790篇
测绘学   2242篇
大气科学   1525篇
地球物理   495篇
地质学   1003篇
海洋学   82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13篇
自然地理   86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4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8篇
  1946年   8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9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规划监督全过程检查项目检测成果是规划管理部门依法实施规划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监督全过程检查检测数据处理涉及的内容多、政策性强,通过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对检测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库管理,基本实现了项目信息在各阶段进行共享、成果图与报告实时联动、各类面积自动计算、各种图形自动提取与按打印比例尺自动调整、按序打印、一键式输出成果报告等功能,提高了此类项目的数据处理与质量检查效率,在测绘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重力地质法的南中国海海底地形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重力地质法(GGM),利用南中国海海域内63179个船测控制点水深将测高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划分为长波参考场和短波残差场,并反演出了该海域112°E-119°E,12°N-20°N范围的1’×1’海底地形模型,该过程中使用的海水和海底洋壳密度差异常数1.32 g·cm-3通过实测水深估计得到.利用反演得到的GGM模型对剩余的10529个检核点船测水深插值计算后与实测水深进行比较,其较差结果的均值为-1.64 m,标准差为76.95 m,相对精度为4.06%.此外,根据船测点数量、分布和海底地形的不同,选择了三个海域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船测控制点分布均匀的海域,GGM模型精度优于ETOPO1模型,在控制点过于分散的海域其精度会有所下降,但好于船测水深的直接格网化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检核点的较差结果中出现较大数值的成因,本文对精度较差的点位进行了单独分析,选择了两条船测航迹剖面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检核点的水深较差、相对精度与水深和重力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GGM模型精度受水深和重力异常的相关性影响较小,受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影响较大,地形坡度变化平缓海域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海山地区.最后,综合GGM模型和ETOPO1模型优势,利用所有船测水深作为控制,生成了综合的海底地形模型.  相似文献   
993.
海原断裂带中东段地貌差异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涛  张会平  王伟涛 《地震地质》2014,36(2):449-463
以定量化地形因子为切入点的构造地貌学方法已成为活动构造研究的有效手段,被广泛用于定性或半定量解析地貌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及其演化过程。针对海原断裂带中东段现今地貌差异,以SRTM 90m分辨率DEM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和Matlab程序脚本,提取了海原断裂带中东段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地形侵蚀以及河流陡峭系数等地形因子。从空间分布上看,上述各项地形因子沿断裂走向均呈现 “西高东低”的整体分布特征。西段海拔高、坡度陡、起伏大、侵蚀强、抬升快,中段和东段海拔低、坡度缓、起伏小、侵蚀弱、抬升慢,此外,在断裂带的东南尾端呈略微增加趋势,达到小范围内的峰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地形因子与年降水量、基岩岩性,初步探讨了构造与降水、岩性等因素对地形地貌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降水条件对地貌后期改造起显著作用,基岩岩性与现今地貌之间并无显著关系,该区域地貌类型主要受构造抬升差异所控制。沿断裂带走向上的现今地貌差异表明,西段处于相对快速的构造隆升和强挤压造山构造背景,中段由于受到黄河下切及河流冲积作用影响,地貌参数记录的抬升特征并不显著,而东段则反映出大型断裂带尾端挤压调整效应。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四川自贡西山公园台站实测的汶川地震波以及大型振动台试验数据,研究了地形对16种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反应谱的影响规律,并详细分析了自贡西山公园场址内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EW方向,高程仅对PGD、SMA、VSI、HI、V_RMS具有一定的影响;在NS方向,高程对PGD、V_RMS、SMA、SED、A_RMS、VSI、HI的作用可以忽略;在UD方向,SMV、PGD、V_RMS、SMV、ASI、VSI、HI的大小几乎不受高程的影响;斜坡场地反应谱幅值在短周期部分(T≤1 s)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加,长周期部分(T>1 s)反应谱幅值几乎不发生变化,局部地形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程度大于高程。  相似文献   
995.
卢如平 《地球》2014,(2):106-108
中国历史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命名有20多种类型,台州及其现境域历史上县级区域的命名,大致可归结为8类:以山而得名;以水而得名;以区位地形而得名;以纪念某事或某人而得名;取吉祥之意而名之;帝王赐名之;因重名且得名晚而改名;因避讳而改名。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嫦娥三号将携带巡视器在月面展开科学探测任务过程中对高精度撞击坑地形的需求,提出了透视投影下基于SFS的月面撞击坑地形恢复算法。采用Lommel-Seeliger反射模型模拟月表反射,得到透视投影下的反射方程,通过撞击坑边缘点梯度约束以及地形表面连续性约束,将反射方程正则化,最终通过求解,实现了撞击坑在透视投影下的三维恢复。采用模拟影像和真实月面影像对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的进行透视投影下的撞击坑地形恢复,且精度高于现有SFS算法。  相似文献   
997.
朱蕊  胡英男  周滨  严薇 《测绘通报》2014,(3):107-110
由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不同部门往往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对同一地区的数据生产采用了异构的生产环境,导致生产出的数据各有特点和优势,对于同一个地理实体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数据源,当空间数据更新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多个数据源描述同一地理实体时,就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本文首先对空间数据更新中多源数据的不一致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分别从几何位置、要素关系和属性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表现;然后分析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坐标系、地图投影、资料应用情况、空间数据误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导致多源空间数据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制图知识与经验的特点,将产生式表示法应用于制图规则的形式化表达,提出了面向要素特征的制图规则表示方法,实现了要素几何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关系特征的规则化表达;在规则化表达要素拓扑关系特征的过程中,通过对产生式结构扩展,实现了欧式空间拓扑关系和视觉空间拓扑关系的规则化表达。实验表明,采用该制图规则表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地理空间数据符号化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9.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在变形监测中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并针对点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点云和点云直接比较、点云生成模型后比较两种变形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变形分析软件,并设计了两组实验,验证了两种变形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领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0.
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在三维数据压缩与地形特征提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在现有算法基础上,针对初始基准面、扫描方向选取等方面进行改进与优化处理,并以黄土高原的中山、丘陵以及微丘等3种不同地貌类型为实验样区,以国家1:1万DEM数据为数据源,进行了地形特征点地提取。分别从行、列、正反对角线等四个方向对DEM数据进行压缩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初始基面和扫描方向,尤其是不同的扫描方向对最终的结果影响巨大,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最后将四个不同扫描方向的结果结果进行合并处理,能有效弥补各自扫描方向所遗漏的地形特征点,进一步完善了基于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地形特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