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4篇
  免费   5252篇
  国内免费   7017篇
测绘学   1215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5201篇
地质学   25464篇
海洋学   1384篇
天文学   514篇
综合类   1898篇
自然地理   951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695篇
  2022年   905篇
  2021年   1025篇
  2020年   765篇
  2019年   1020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960篇
  2014年   1648篇
  2013年   1223篇
  2012年   1644篇
  2011年   1561篇
  2010年   1332篇
  2009年   1454篇
  2008年   1460篇
  2007年   1215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1167篇
  2004年   1168篇
  2003年   1097篇
  2002年   1115篇
  2001年   1146篇
  2000年   992篇
  1999年   1003篇
  1998年   978篇
  1997年   962篇
  1996年   966篇
  1995年   954篇
  1994年   913篇
  1993年   807篇
  1992年   835篇
  1991年   646篇
  1990年   592篇
  1989年   486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7篇
  1954年   13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52.
煤成气的形成和保存、运移、富集均受地质条件的控制,文章试图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沉积环境、变质程度、区域构造、其它地质条件等对煤成气赋存的影响,为煤成气的开发利用和矿山灾害的防冶提供指导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临邑洼陷是一个含油气层系较多,结构复杂的复式油气聚集区。本文重点介绍了临邑洼陷圈闭的类型及其成因,从圈闭角度对临邑洼陷油气藏的形成进行了概述,对临邑洼陷下步的勘探工作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地球物理现象和太阳活动中的高频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震年 《天文学报》1995,36(1):65-72
本文用几种谱分析方法了从1976年7月-1992年9月期间的地球物理资料(日长变化,大气角动量)和太阳活动及1976年7月-1987年12月的日冕指数。结果证实所有序列中呈现出40-60天的振荡,同时也表明:它们的振幅和周期是随时间变化的。本文研究了谱结构的时空分布和讨论地球物理象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55.
56.
《地震地质》1994,16(2):127
对全球尺度的6条大地震带内1900~1990年中184次Ms≥73/4级地震进行了沿地震带方向定向迁移的分析,获得了全球统一的地震定向迁移规律,总体是由西向东,迁移速度由700km/a变为150km/a,此现象可以作多种暂态地球动力作用过程的推论,如以大西洋脊间歇式张裂引起上地幔软流物质自西向东运动,呈现纵波式的振荡传播;也可解释为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自西南向东北对欧亚地震带依次的推压引起向东的应变波的传播;太平洋脊两侧洋底板块向西北和东北两侧的斜向推压,可能是造成两侧地震带地震向北迁移的触发源  相似文献   
57.
应用遥感信息结合其他地学资料综合分析湘中锰矿构造型式及控岩控矿地质特征,提出东西向和北东向同期构造与台地边缘相带共同控制锰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8.
遥感技术在构造地质研究及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杨武年,朱章森(成都理工学院)本文应用现代化遥感技术,根据遥感多波段图像信息量大、对地质构造形迹显示的宏观性、信息连续性以及对隐伏构造具“透视”作用的特点,并据遥感横张大节理和剪切节理与宏观褶皱及断裂具有成因联...  相似文献   
59.
本文综述30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物探化探中的应用,并展望它在“九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了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模式识别与地质构造解释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方法。文中利用Fisher方法划分构造段,利用极差分层和归并,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模式识别,通过井钻的模式识别结果给出井位所在地的地质构造解释。本系统已在IBMPC/XT及其兼容机上实现,对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的23个实际测井数据进行了实验,判别和解释正确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