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本文在梳理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现状及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分区原则,将珠江流域划分为129个四级地下水系统,以地下水系统为评价单元,在充分考虑不同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存在的问题,讨论珠江流域三级阶地不同水流运动特征,阐述了评价的精度以及水利工程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通过本次评价,珠江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374.16亿m~3,可开采量为578.7亿m~3,开发利用率仅10.01%。珠江流域跨度较大,水动力特征迥异:上游云贵高原深切峡谷区、中游桂中峰丛洼地区、下游冲洪积平原区,据不完全统计,珠江流域蓄水量大于100万m~3的水库32座,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水库对水资源调蓄和分配给地下水资源评价带来一定困难,不同部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概念上的分歧导致二者间流域边界不一致以及流域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为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32.
建立以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7种工业多氯联苯(Aroclor)总量的方法。采用质谱选择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通过比对色谱图定性,选择特征定量峰定量。采用Aroclor 1 016与Aroclor 1 260的混合标准液进行了精密度、准确度、方法检出限与校准曲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0 ~ 1 000 u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 999 0),7种工业多氯联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 00% ~ 8. 87%,检出限(LOD)为0. 008 ug/L,且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替代物回收率分别为84. 3% ~ 105%、87. 2% ~ 112%,该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实现了对地表水中7种工业多氯联苯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33.
孟超  刘名  党瑞  贺易 《陕西气象》2019,(2):56-59
备件库存方案是影响气象观测设备可用性的重要因素。从设备保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考虑陕西省保障结构层级和备件供应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基于METRIC模型(可修复备件管理多级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陕西气象部门三级备件供应保障系统的库存模型。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备件的期望短缺数,为保障部门制定备件供应方案和备件储备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基于巴音布鲁克、大山口、焉耆水文站水环境常规监测数据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对开都河水环境不同时间尺度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都河各站点pH值、总氮总体呈现递减变化,但趋势较为显著,总硬度、矿化度指标有所上升,上升趋势不显著。区域内农业活动是其水环境变化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5.
周志刚 《地下水》2022,(3):119-121
西湖水库工程建设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态、工业用水短缺等问题。水库入库水量对水库工程规划设计有较大影响。为了准确分析西湖水库入库水量,为农业、工业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收集了流域范围内水文站多年水文数据和自流井水量数据,经分析,所收集的多年水文资料较为可靠,可满足计算入库水量的需求。在考虑用水需求、水文条件等基础上,确定了西湖水库不同保证率的入库水量,经过分析,西湖水库入库水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6.
何阳  徐定芳  熊雄  刘一鸣  庞铁  曹创华 《地下水》2022,(3):29-31+131
常德市作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也是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其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国提供了城市湿地、水系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常德市规划区内花山河湿地、枉水湿地和盘塘湖湿地地层结构、含水层特征、地下水位变化、沅江及柳叶湖地表水位长期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剖析了湿地地下水与沅江、柳叶湖等地表水交互关系,针对各湿地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和保护建议,研究认为:常德市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和水质变化情况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程度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影响湿地水文周期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变化、地表水径流的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开采情况和湿地补水、排水情况变化。加强对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为科学合理保护常德市规划区湿地生态系统和洞庭湖区湿地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臧建飞  彭秀英  胡卓  崔凯  宫雅文  范士杰 《测绘科学》2019,44(8):149-153,160
针对目前多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没有考虑季节性影响这一问题,该文首先利用IGRA 2005-2010年全球探空数据,分别建立了各探空站点与地表温度有关的线性Tm模型、与地表水汽压有关的指数Tm模型以及与地表温度和水汽压均有关的混合Tm模型。然后以探空站积分Tm值为参考,对上述3类模型的误差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这3种模型均存在周期性误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周期性误差修正的3类Tm新模型。利用2011-2014年全球探空数据对3类新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3类Tm新模型的精度相比于原模型均有所提升,模型的周期性误差影响基本得以消除,且3类Tm新模型的精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8.
2017年,松宜地区陈家河煤矿区发生了酸水污染事件,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部委托相关单位对该区展开了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试图查明地下水污染程度及污染路径,为后期治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通过分析陈家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不同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结果表明:(1)陈家河流域水体δ18O-δD关系图斜率与斜距均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显示该区域水体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2)δD与δ18O上游至下游变负的趋势增大,表明下游地表水受到地下水与矿洞水补给。(3)δD与δ18O的数值关系表明,在陈家河流域下游可能存在地下水运移的优势通道,例如断层导水带,岩溶通道等。(4)流域范围内水体δ18O与Cl含量关系反映流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影响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有海岸地貌、海滩植被.海平面水位变化、暴风(包括飓风和台风)、潮差及季节性水位变化、自然变化造成砂源供应短缺和人为活动引起的砂源供应变动.  相似文献   
40.
2013年以来,济南市为正确处理好保泉和市民饮用优质地下水的关系,组织实施了地表水转换地下水补源系列工程,旨在补源保泉的前提下开采地下水。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大辛河渗漏补源后地下水的补给方向、径流速度等,在大辛河主要渗漏段开展了地下水示踪试验。结果显示:地下水渗漏补源后沿渗漏段—龙奥大厦—济南东区供水奥体加压站—贤文小区一线大体自南向北径流,视径流速度约45m/d,越往两侧流速越缓慢,表明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主要对东郊水源地进行补给,对市区四大泉群补给较弱。示踪试验得出的结论,对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后期管理部门合理规划补源、开采布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济南保泉和供水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