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以屏东县狮子乡为例,利用GIS探讨近年来致灾降雨事件之特性及空间分布趋势,并配合崩塌潜势与土石流(即泥石流,编者注)潜势溪流范围.首先将筛选出之地文因子,以曼一惠特尼进行崩塌相关性验证,具相关性之因子再以不安定(即不稳定)指数法计算出权重,并求得影响崩塌之主要因子;对于土石流潜势溪流之危险度并不予以评估,仅说明其集水区之地文特性;然后绘制崩塌潜感图,最后配合致灾降雨事件之日最大降雨量频率分析、特性与主要降雨空间分布进行灾害潜势分析,提供疏散避难发布决策之先后顺序.期望藉由分析坡地灾害潜势,能够达防灾、减灾之功效.  相似文献   
92.
紫色土丘陵区陡坡荒地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是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础依据.根据对实施四川紫色土丘陵区陡坡荒地典型水土保持措施区,即自然封禁或自然封禁 等高种植林草、坡改梯农耕种植和对照区即未封禁处理水土流失的多年(1983-2001年)监测,结果表明:1.单位降雨因子ER(降雨动能*降雨量)下水土流失模数的变异系数较单位降雨因子R(降雨量)的小而最能反映研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自然封禁较未封禁和农耕种植具有最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而且稳定;3.三种典型的水土保持措施中,自然封禁是日前该区荒坡地最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93.
粤北石漠化地区坡地土壤侵蚀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刚  李森 《中国沙漠》2011,31(6):1488-1492
在粤北山区裸地、草坡地和耕地等3种石漠化土地的坡面上,采用0.3 mm·min-1、0.48 mm·min-1、0.72 mm·min-1、1.08 mm·min-1 4种降雨强度进行了36场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坡面上3种类型石漠化土地的土壤侵蚀特征、强度各不相同。在同一地类上,土壤侵蚀量随降雨过程的进行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且随雨强的增大,土壤侵蚀量亦增大;土壤侵蚀量与雨强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任一雨强条件下,都是裸地的土壤侵蚀量最大,耕地次之,草坡地最小。地表覆被对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有重要的抑制作用,大雨强条件下抑制作用尤为突出;而水平沟耕作方式能减少小雨强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量,但随着雨强的增大,其影响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4.
西南喀斯特地区坡地产流过程及其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振华  宋小庆  苏维词 《地球科学》2019,44(9):2931-2943
西南喀斯特地区受表层裂隙发育及石漠化作用的影响,坡地产流过程及各径流成分之间的循环转化机制复杂,导致坡地产流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强烈,成为岩溶水文学的难点之一.以往学者们多采用非岩溶区水文模型与技术研究坡地产流影响因素,以揭示坡地产流的概化过程,并应用多种坡地径流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开发坡地水资源,以提升坡地径流的利用效率,但在产流过程研究中忽视了土石界面对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过程的影响以及坡面流与壤中流、裂隙流的相互转化作用,导致坡地产流过程、机制分析不够全面.因此,在总结喀斯特坡地径流产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喀斯特坡地径流产流过程框架;然后结合坡地径流模拟方法与开发利用技术模式,评估现有坡地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推广价值及存在的局限性;最后,从坡地产流过程及其时空差异方面模拟了坡地产流过程,并展望了坡地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
坡地资源利用保护中的农林复合经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坡地资源在我国等多山国家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保护对环境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坡地农林复合经营是一种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坡地利用保护方式,与常规方式相比其投资少、系统产出高;在控制坡地土壤侵蚀、保持和培育坡地土壤肥力方面更具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96.
重庆市北温泉公园后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观测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按地表物质组成和结构差异,将北泉后坡分为5个样区,选取影响斜坡稳定性较大的地质,地貌,气候等5个因素和10个因子,并对因了作4级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因素和因子的权重,对5个样区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7.
从荒坡地新建果园10多种作物间种模式中筛选出5种优化模式,分析和评价了各种模式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及果树生长的影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换过程更加充分,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成为有效养分流失的主要方式。通过施肥改善土壤渗透特性、抗蚀性及带间覆盖能明显提高控制坡面产沙、产流和养分流失。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各种处理中以施用有机肥和配施有、无机肥-带间麦秆覆盖两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
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结合人工透射边界理论,研究局部坡地地形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分析坡高、坡角对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坡地地形斜坡段各点反应谱谱比最大值沿坡高逐渐增大,坡脚点对地震动反应谱谱比呈缩小效应;坡底段各点反应谱谱比接近1;坡起平台段空间点受地形效应的影响较大;坡高和坡角对地形效应的影响较明显,当...  相似文献   
100.
《浙江国土资源》2018,(9):19-19
为严格管理生态“坡地村镇”建设项目准入,落实保生态、保环境、保耕地,促进低丘缓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9月4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生态“坡地村镇”建设项目准入负面清单.此次发布的准入负面清单目录具体包括16种情形:不符合产业政策(禁止供地)的;不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或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的;不符合“依山就势、点状布局、错落有致、垂直开发”建设规划设计要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