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四氯乙烯(PCE)是一种广泛用于干洗和脱脂的有机溶剂,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在本实验中,将某肉联厂厌氧污泥接种到土壤中,进行微生物培养.当系统中的微生物活性较高时,以醋酸为共代谢基质,进行驯化实验,当系统中的微生物适应浓度为120μg/L的PCE之后,对PCE在厌氧条件下的降解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厌氧污泥接种到土壤中培养的微生物,在以醋酸为共代谢基质的条件下,可以使PCE很快转化为三氯乙烯(TCE),并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二氯乙烯(DCEs).PCE在天然地下水中的半衰期为108d,本实验PCE降解的半衰期为2.95d,反应速率常数为0.2342d^-1.  相似文献   
102.
扎台沟为一老泥石流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泥石流。通过野外考察、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扎台沟流域面积4.86km2,主沟长4.53km,主沟平均纵比降420‰。共发育5条主要支沟,流域切割密度2.19km/km2,源头海拔3100m,沟口海拔1197m,主沟相对高差1903m,与西溪河以62°交角汇入。扎台沟为中高频率-中大规模粘性泥石流沟,目前已辩明,近1000a内至少发生过3次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重度2.0t/m3,沟道堵塞系数1.5。扎台沟50a一遇和100a一遇泥石流流量分别为155.77m3/s和178.19m3/s;50a一遇和100a一遇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出量分别为16.39×104m3及18.14×104m3,是一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对下游水电站其中一处拟选坝址有一定影响。如无法避开扎台沟泥石流对拟选坝址的影响,可考虑对该泥石流沟采取选择性整治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3.
非金属矿物基质为农业服务郭俊昌江邦杰熊光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农业无土栽培矿物基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采用高新技术为农业服务。塑料大棚种植作物、薄膜节水灌溉工程和无土栽培技术等的推广和应用,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04.
压裂液对油层伤害的若干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利用溶度积与离子积常数的关系讨论了压裂液中所含离子与地层流体之间的不配伍性;利用岩芯模型、微观砂岩模型等实验手段,就压裂液中的固形物对储集层渗流能力的影响和水锁效应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埕北11B—1井中生界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实验分析仅能求得基质孔隙度,要想获得裂缝孔工资料就需进行全直径取样分析或薄片分析。通过对埕岛油田埕北11B-1井中生界岩心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所做的观察和描述,对该井岩心进行了归类分析,对每一类裂缝推导出其裂缝孔隙度的解释方程,并对该井裂缝孔隙度作了定量解释。  相似文献   
106.
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初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探讨了用于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的煤层气储层的组成模型。煤层气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因此它可以分成裂隙和含微孔隙的基质两部分。就煤层气储层的组成成分而言,它由有机质、矿物质、水和气四个部分组成。从此组成模型出发,用以“岩心刻度测井”为主的解释方法,对煤层气储层的灰分、含气量和渗透率等储层参数进行了实测解释分析。  相似文献   
107.
内蒙赤峰地区若干主干断裂带的构造热年代学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黑里河-宋三家和西拉木仑近东西向断裂的宏观和显微组构特征均指示了右行走滑剪切;小城子-八里罕北北东向断裂显示了平面上的左行剪切和剖面上的正断式剪切。根据断裂糜棱岩中长石残斑与韧性基质在粒径上的显著差异,采用逐级破碎、逐级分选的方法,逐次剔除长石残斑。从细粒韧性基质中分选出钾长石、斜长石和黑云母,进行糜棱岩矿物内部Rb—Sr等时线定年和单颗粒黑云母的激光熔化^40Ar/^39Ar定年。定年结果显示,糜棱岩化促进了手标本尺度上的同位素均一化,造成了原岩同位素时钟的重置。定年结果表明,黑里河-宋三家断裂变形的年龄为232Ma;西拉木仑断裂右行挤压走滑的年龄为165Ma。蒙古古生代岩浆弧与华北地块北缘的碰撞拼贴,以及华北-蒙古联合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拼贴的远程效应。导致了上述2期变形。小城子-八里罕断裂的左行和正断式剪切的年龄介于127~117Ma,与喀喇沁核杂岩的快速隆升时期相同。壳-幔隆升促进了中下地壳的韧性化和拆离,导致了北北东向断裂的左行和正断式剪切。  相似文献   
108.
泥石流成因机理的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泥石流是一种具有较强破坏力的自然山地灾害。对于它的预报研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建立了很多雨量预报模型。然而,这些雨量预报模型的预报时间很短,往往只能在灾害发生前几十分钟作出预报。论文应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对降雨型泥石漉的成园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前期实效降雨量有关;第二个阶段与短历时强降雨有关。并对各个阶段降雨作用机理以及固体松散物质的力学性质变化特征进行探讨。为预先判断在降雨条件下,会不会发生泥石流以及所需要的降雨量和雨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上游式尾矿坝非饱和带滞水曲线的数学模型。研究方法采用拟合法。在揭示了硬岩尾矿砂的沉积距离与含水率、孔隙比等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arctanx的函数,用来表征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将本模型应用于降雨入渗条件下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研究表明:该数学模型函数简单,适用于上游式尾矿坝。  相似文献   
110.
隧道施工中环境土层工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非饱和土的三轴仪 ,测定不同吸力状态下的土的强度特性 ,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同时进行了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强度影响试验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吸力状态下 ,土的强度明显提高 ;含水量的改变对内聚力有明显影响 ,而对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 ,并测定本土样对强度改变的含水量拐点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