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水声学方法的太湖鱼类空间分布和资源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Bio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8 kHz)在太湖2011年开捕前的8月对东部和北部湖区的鱼类进行了走航式水声学调查,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型对调查湖区的鱼类大小组成、空间分布和资源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湖区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目标鱼类对声波的反射能力)为-51.85±0.02 dB,平均体长在6 cm左右,体长范围为2.35~89.33 cm,不同区域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差异性显著,表明不同区域间鱼类大小存在差异,其中鱼类的最小平均目标强度(-53.94±0.10 dB)出现在洞庭东西山之间,最大平均目标强度(-50.27±0.14 dB)出现在光福湾.调查湖区的鱼类密度在0.43~3.90 ind./m3之间,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调查湖区进行建模得到鱼类密度均值为2.27±0.57 ind./m3,不同区域间鱼类密度差异性显著,鱼类密度在敞水区较高.基于建模的栅格化数据评估调查湖区鱼类资源量约为5.3×109ind.,其中目标强度在-45 dB(体长约13 cm)以下的鱼类占98.49%.本文对水声学方法在大型浅水湖泊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水声学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鱼类资源调查方法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局限性,但在调查时易受风浪、水生植物、船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西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黄龙铺地区近些年新发现和勘查的碳酸岩脉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内的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辉钼矿主要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于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硬石膏化等。为查明西沟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确定矿床类型,文章开展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模式年龄为(222.3±3.4)Ma~(226.6±3.7)Ma;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1.4)Ma;等时线年龄为(224.6±9.1)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硫化物和硫酸盐的S同位素组成、重晶石和方解石Sr-Nd同位素组成及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均指示:西沟钼矿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根据其与华北陆块南缘其他碳酸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对比,确定西沟钼矿床属碳酸岩型脉状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的后碰撞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碳酸质流体携带钼等成矿物质上升,在NW-NWW向深断裂带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3.
栖霞市西沟地区金矿脉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围岩主要是印支期文登超单元阜山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是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该区处于NE向陡崖一台前断裂成矿带西侧,NNE,NE向次一级断裂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强烈,是有利的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是寻找大、中型金矿床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94.
汝阳县王坪西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坪西沟铅锌矿赋存于近EW向构造破碎带中或破碎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处,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破碎带控制,且多产于石英二(闪)长岩中;断裂的产状变化处为富厚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以绢英岩化、硅化、绿泥石化为主,次为碳酸盐化, 并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矿石的硫源较为单一而铅源却较复杂,铅锌矿是在中-高温热液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95.
对杂色鲍血细胞进行了显微、亚显微及超微观察,根据细胞大小、特性等将其分为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颗粒细胞的特征是细胞较大,大多数细胞呈圆形或略呈椭圆形,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大小为11.79±1.09μm,核质比为0.56,细胞内具有均质的大颗粒;无颗粒细胞的特征为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较小,核质比为0.71,包含一个或两个明显的透明细胞质区域,细胞大小为6.37±0.49μm.  相似文献   
96.
它们的遗照     
<正>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关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所谓"灭绝动物"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全部灭绝,即当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该物种的成员存在;二是野外灭绝,指某物种的个体仅被笼养或在人的控制下存活,即只有人工饲养而野外没有;三是局部灭绝,即在某一地区灭绝而在其他地区还有该物种存在的现象;四是亚种灭绝,指某物种因分布个体大小不同而取名不同的一个种的灭绝。  相似文献   
97.
裂隙、溶洞地区钻探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振军  马保祥 《吉林地质》2012,31(1):123-125,140
通过吉林省长白县沿江矿区地层施工实例,介绍了在全孔布满大小裂隙及溶洞地层钻进中,有针对性地对施工的结构、下入套管的程序及措施、钻具级配、钻进方法、钻进参数、冲洗液的配制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设计,并在堵漏工艺方面研究多种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格网单元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时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单元。对研究区进行格网划分之后,需计算每一格网单元的评价指标值,并进行叠加分析,进而划分危险性等级。但是,格网大小的确定目前仍依赖于专家经验,缺乏定量的计算模型。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选取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常用的评价因子和指标,分析了格网大小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机理,为格网大小的定量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三戏鲨鱼     
大鲨鱼以凶猛残忍著称。全世界的鲨鱼大约有350种。生活在我国海域里的鲨鱼约有80种。这一天,在广袤深邃的大海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口内长满利齿的大鲨鱼,只有它凶神恶煞地东游西窜地寻找着猎物。要说从远处望去大海的表面似乎风平浪静。人们哪里知道,在这一望无垠的海洋世界里,原来也充满着动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大小“战斗”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