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57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雷鸣 《地理教学》2005,(6):15-16
日常生活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会形成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我们把这些看法和思维方式称为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高一学生一般年龄为十六周岁,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知识,因而,他们在学习某一地理知识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的,这些“生活体验”知识将对其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2.
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普遍感到要记的内容多、散,记忆效果不好。把学习区域地理看成是物产加地名的机械记忆,地理位置、地理事物联系、地理成因由于不够重视或学习方法不对而掌握得不扎实。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消除学生学习恐惧心理,排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3.
张萍娟 《地理教学》2005,(10):15-16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引导、参与。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呢?笔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4.
魏玫 《地理教学》2005,(10):33-34
未读此之前,我绝对想象不出柬埔寨人民过的是这样一种贫穷的生活,相信作为澳大利亚这一发达国家的孩子看完这则案例后,也会经历和我一样的情感体验。利用这样的案例教学,比单纯用一些专业术语给学生列出条条框框,让他们机械地去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因为,首先像这种叙事性的章,学生愿意看,容易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看这样的章,通过一些具体的事实,例如“她奢侈地买了一片西瓜;没钱买肥皂;木柴也快用完了,要节省着用……”,也许学生会因此萌发出一种要加倍珍惜现在的富足生活的思想,也许还有的学生会对柬埔寨人产生怜悯之情,想要帮助他们摆脱贫穷,  相似文献   
75.
陈海霞 《地理教学》2005,(10):35-35
读此案例,仿佛与潘恩一家共同度过了忙碌的一天。可以说,这个普通家庭是占柬埔寨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家庭的一个缩影。这个案例不仅反映了各年龄柬埔寨农村人的生存状态,从侧面也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状况。案例生动的故事般的叙述,让人不忍释卷,不知不觉读完,也对柬埔寨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6.
魏春东   《地理教学》2005,(10):35-36
看过这则案例及其活动设计,我深有触动,首先想到的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呈现在澳大利亚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地理课堂上时,他们分别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不知道澳大利亚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但我能够描述大多数中国学生的反应,他们应该和我学生时代的反应差不多吧,调皮的学生与同桌对材料中的同龄人评头品足时,乖巧的学生则在教师欣赏的目光下快速通读材料,不时圈圈点点,以期回答活动中的问题和来自老师精心准备好的口头提问,因为他们清楚教师的良苦用心——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考试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77.
张若岭 《地理教学》2005,(10):36-37
如若没有人告诉我这篇材料是地理教材中的一篇案例,我不会想到它是教材内容,更不会想到它是地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假设不成立,但是我仍然心存怀疑。可见,这篇教材给我耳目一新的程度。在我看来,它只是一篇生活实录,顶多可以作为一篇语材料,从中我们可以学习记事的叙述方法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作为学生练练笔头的很好的材料,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78.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不同点之一,表现在地理事实多一些,地理原理少一些。也就是常说的初中地理多讲“有什么”,高中地理多讲“为什么”。初中地理大量的“有什么”,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自身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的才艺,尽可能使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幽默,使学生爱屋及乌、爱我及“地”。比如,学习第二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我把我写得“中国地形赞”投影出来,用于新课导人和课堂小结。  相似文献   
79.
于晓红 《地理教学》2005,(10):42-43
许多学生都认为,英语真难学。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我们周围缺少学英语的气氛。同样的,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学习地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学生也会觉得学好地理确实是一件轻松的事了。我认为,学好地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0.
白志民 《地理教学》2005,(10):45-46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所以,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