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我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出发,论述了我校图书馆情报部门发挥情报职能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探讨了我校图书馆情报部如何加强情报职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2.
徐友宁 《地学前缘》2005,12(2):122-122
人类的活动成为矿山最活跃、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加剧矿山地质环境变化的“催化剂”,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迫切要求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良好的地质环境有利于矿业的正常生产,破坏或恶化的矿山地质环境必然制约矿业正常生产、危及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矿山环境地质学是一个集地质学、采矿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而成的、专门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的一门朝阳学科。  相似文献   
53.
为了进一步拓展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促进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与地质学的融合发展,通过梳理总结军事地质发展简史,结合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军事遥感地质学”这一学科概念,初步定义了军事遥感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作任务,并对未来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4.
<湿地科学>的创刊是标志中国湿地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从学科理论、学科体系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3个方面探讨湿地科学建设与发展的有关问题.首先,回顾作者多年来从事沼泽湿地的研究历程,从对早期研究普遍沿用但不适用于中国沼泽的一些国外理论产生质疑,到在大量国内外比较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提出关于沼泽发育多模式理论、沼泽区域分异规律、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沼泽分类与沼泽生态建设等基本问题的新的理论和观点,指出新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目前湿地科学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文章认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生态过程的复杂性,湿地研究的多学科性、边缘交叉性,为湿地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最终将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湿地科学体系.第三,<湿地科学>面向国际,为国内外湿地研究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将通过刊登富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办刊风格,为推动学科发展,建立和完善湿地科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5.
[本刊讯]2007年12月12日至13日,“测绘科技与学科建设暨《测绘学报》创刊50周年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论坛开幕式由陈俊勇院士主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代表国家测绘局给大会发来贺信,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杨凯,中国地图出版社社长赵晓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吴淦国,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协的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测绘学会秘书长李根洪,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李莉,湖北省…  相似文献   
56.
章玲 《地理教学》2004,(8):33-3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57.
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倪绍祥 《地学前缘》2002,9(1):35-40
全球变化给地球上的自然要素和自然过程乃至社会、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全球变化研究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研究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自然地理学在哲学思维和方法论上必须进行革新。例如用目的论替代传统的因果论 ,在继续重视研究地理事物的同一性的同时应更多地强调其多样性和独特性。此外 ,自然地理学研究应注意将多样性观念融入研究之中 ,在研究中树立“四维”(自然维、人类维、时间维和区域维 )观念 ,加强尺度观念 ,将区域尺度的研究作为今后的优先领域 ,并将研究重点放在关键性区域。  相似文献   
58.
何兴元  苏阳 《地理科学》2018,38(9):1397-140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东北地理所)是中国科学院设立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科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东北地理所迎来了60周岁的生日。60 a来,东北地理所不断凝练科学目标,调整和完善学科布局与科研组织结构,推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强化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相结合,人才队伍结构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加强;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取得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成果取得突破并应用于国家生态建设与东北区域农业发展;发展和完善了绩效考评体系、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环境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9.
张平宇  刘大千  刘世薇 《地理科学》2018,38(7):1012-1022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区域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东北地理所)人文地理研究一直坚持稳定的学科方向,具有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的时代特征,聚焦不同历史时期东北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区域研究特色突出。东北地理所建所60 a来在农业和工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应用与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东北地理所人文地理研究仍要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重点研究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治理、跨境区域开发与经济合作、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规律,发扬人文地理研究特色,创新理论与方法,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