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696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深圳两次大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5年2月23-25日和2006年3月6日深圳分别出现了一次大雾天气。从天气学角度对两次大雾过程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大雾天气需在一定的形势场中出现并维持,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场的变化会促进大雾的形成、维持和消失,而近地面层风场或温度场的改变除了与其环境、当地气候特征有关外,与大的形势场是分不开的。通过对比,对深圳大雾天气的生消和维持机制有一定了解,对预报本地大雾天气有指示作用,也为其它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雾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2.
“05.6”广西持续性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黎惠金 《广西气象》2006,27(3):22-25
利用常规资料、T213初始场及6h预报场、卫星云图等资料,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并配合诊断分析,对广西“05.6”持续性大暴雨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有利的物理量场条件下发生,是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性质,表现出强降雨的不均匀性、突发性和局地性,是中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3.
从油气公司的角度阐述了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面临的形势,指出未来陆上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主要有五大领域: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青藏高原、中小型盆地和非常规油气。这几个勘探领域都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具有多个战略目标及较好的勘探前景。建议战略选区项目工作要遵循四大原则: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134.
应用Micaps系统资源,并结合腾冲单站L波段雷达高空探测资料、乡镇雨量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腾冲连阴雨天气是在孟湾MCC作用下产生的。孟湾低压的维持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造成腾冲持续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腾冲境内雨量分布由南向北增多的趋势,与腾冲独特的地形有关。充分使用单站现有的探测资料如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等对做好局地强降水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5.
铅锌资源供需形势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保证程度、找矿前景、冶炼原料和金属产品的生产与需求、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对铅锌资源的国内外市场的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5年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6.
使用2005年8月14~23日各层(850、700、500 hPa等)天气图资料,以及有关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珊瑚"台风、东南急流、南支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等系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贝加尔湖低槽持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是该过程能够维持的基本条件;短带状强回波与新生的强对流窄回波带相叠加并维持较长时间,中-β尺度云团在本地发展为中-α尺度云团且受地形作用维持近5 h,使得灾情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7.
渭南市冰雹时空分布及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6—2005年30a渭南市的冰雹资料及1996—2005年5—9月历史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渭南市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及单站物理量指标。总结出渭南市冰雹以4—9月最多,其中5—8月为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及东北部;降雹天气形势主要有西北气流型、低涡型和低槽型,以西北气流天气形势下冰雹天气发生的概率最大;降雹区的大气层结呈明显的对流不稳定,K指数及S指数对降雹天气的预报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相似文献   
139.
1950-2004年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阻高的天气学定义,利用1950-2004 年NCEP/NCAR 500hPa 逐日位势高度场、风场再分析资料,检索出近55a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出现阻高1169次.统计表明,阻塞高压中心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理差异.春季阻高活动多集中在乌拉尔山地区;夏季阻高活动频繁,阻塞形势复杂,阻高频繁活动区域有4个,分别是乌拉尔山地区、贝加尔湖以西地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秋季是阻高发生最少的季节;冬季阻高高发区位于乌拉尔山附近.贝加尔湖地区仅夏季出现阻高的日数就占到全年的69%.夏季欧亚大陆阻塞高压中心逐日累积频次存在明显的随时间东传特征.55a中平均每年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上空有11d存在双阻形势,占夏季阻高日数的1/5左右.欧亚大陆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不同地区的年际变化特征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0.
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T213格点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06年1月19日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500hPa短波槽的引导下,700hPa偏南气流在呼和浩特市的风场辐合为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由南伸向我市较深厚的暖湿气层为降雪储存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低层动力强迫对水汽的垂直输送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