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917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263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2101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在Salemi(西西里西部)附近的米辛尼亚期沉积岩中,我们对一种新型的以米为单位的复合补丁礁进行了描述.其建造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1)陡倾穹隆状微生物岩丘夹凝块叠层石和结壳状生物;(2)覆盖在微生物岩五上的珊瑚一微生物建造,其中珊瑚群体为微生物岩石所覆盖(这些微生物岩石与各种各样的结壳生物有关).微生物岩丘的增生作用是葡萄状集合体的发育、畚箕藻骨骼、结完状有孔虫、苔鲜动物、龙介虫和已胶结双壳类的堆积结果.正如地中海中其它类似的米辛尼亚期生物建造,不同部分复合微生物岩丘建造的增生过程似乎是均一的…  相似文献   
22.
复合加载条件下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云  王栋  栾茂田  范庆来  武科 《海洋工程》2007,25(2):52-56,71
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是海洋工程结构设施建造与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种新型的深水海洋基础型式,通常承受竖向上拔荷载与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其工作性能与设计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为平台,通过二次开发,数值实现了Swipe试验加载方法和固定位移比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沉箱长径比、土的强度折减系数,探讨了沉箱基础在垂直上拔荷载和水平荷载单调联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的数值计算构造了复合加载条件下沉箱基础破坏包络面。  相似文献   
23.
To look for gas hydrate, 22 multi-channel and 3 single-channel seismic lines o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shelf slope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Okinawa Trough were exam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indeed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 (BSR) occurrence, but it is very rare. Besides several BSRs, a gas seepage was also found. As shown by the data, both the BSR and gas seepage are all related with loc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such as mud diapir, anticline, and fault-controlled graben-like structure. However, similar structural "anomalies" are quite common in the tectonically very active Okinawa Trough region, but very few of them have developed BSR or gas seepag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probably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carbon of the sediment in this area.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rare occurrence of gas hydrates in this region is governed by structure-controlled fluid flow. Numerous faults and fractures form a network of high-permeability channels in the sediment and highly fractured igneous basement to allow fluid circulation and ventilation. Fluid flow in this tectonic environment is driven primarily by thermal buoyancy and takes place on a wide range of spatial scales. The fluid flow may play two roles to facilitate hydrate formation:to help gather enough methane into a small area and to modulate the thermal regime.  相似文献   
24.
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土壤—胡萝卜系统中镉、锌、镍3种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供试绿洲土壤原状土中,Cd、Zn、Ni均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而处理土壤中重金属被钝化的量有限,Cd的存在形式主要以碳酸盐态为主,Zn、Ni则主要以铁锰氧化态为主;3种元素的活性大小依次为Cd>Ni>Zn。根据回归分析,元素Zn对胡萝卜块茎和茎叶吸收Zn量贡献最大的分别是Zn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元素Ni对胡萝卜各部位吸收贡献最大的均为Ni的铁锰氧化态。  相似文献   
25.
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构造运动时期先后的问题,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本文以山东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为例,通过区域构造、Ⅶ—支构造断裂特征、闪长玢岩构造特征、矿体构造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Ⅶ—支构造的新老构造体系、同一构造体系复合现象突出,多表现为构造形迹的归并。其中成矿断裂的多期活动、构造性质的多次变化、成矿作用的多次叠加是矿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NEE向Ⅶ—支构造与近SN向脉岩截接部位形成矿体,低级序的NNE、NE、NEE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26.
黄国林 《云南地质》2008,27(1):97-101
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新的地基处理技术。本文对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复合含油气系统与有利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叠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描述方法和评价思路,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含油气系统复合特征,再现从源岩到圈闭的油气地质演化过程。孔雀河地区含油气系统以断裂复合贯通为主,同时存在不整合面复合贯通,构成寒武系C—(!)—下奥陶统O1(!)—石炭系C(*)—三叠系T(*)—侏罗系J(*)+寒武系—C(!)—下奥陶统O1(*)—志留系S(*)—泥盆系D(*)—侏罗系J(*)改造型复合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的复合经历3个关键时刻:泥盆纪末是构造格局与古油藏形成期,侏罗纪末和白垩纪末是油气转化、重新分配与油藏调整期。研究区可分为破坏散失区、改造调整区、深埋保存区,其中改造调整区、深埋保存区为有利油气聚集区,处在改造调整区的龙口背斜和维马克—开屏背斜的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断背斜圈闭以及下古生界残留古断背斜圈闭是最佳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8.
黄小军  陈晨  边立杰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45-147,151
通过对经典的Priebe沉降计算法分析,以及面积置换率的变化对桩体压缩性假设作了改进;对桩土重度差异及承受荷载时应力和变形与深度的关系作了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用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改进是合理、适用的,可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基于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现有的沉降计算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粉喷桩的荷载传递规律,提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0.
振冲碎石桩在不同的地基中有不同的作用,本文就某热电厂工程中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处理饱和(软)黄土地基,提高其承载能力,以及用振冲桩消除地基中饱和粉细砂的振动液化等效果,用试验和理论计算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