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中部崛起与区域创新文化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文化包括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和创新文化制度体系,是区域创新的软支撑.中部地区创新文化在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上存在阻碍区域创新的因素.在价值体系上表现为个体创新精神不足,社会价值观对创新的鼓励不足.在制度体系上表现为创新运行机制不健全,激励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不发达等.要想促进中部崛起和区域创新,必须重塑中部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从而使中部创新网络的联结更为紧密,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更为高效,为中部崛起战略奠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自1978年建队以来,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光荣传统,经过几代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共完成钻探工作量30多万米,坑探工作量3万余米,提交各类地质勘查报告130余份,各类地质科研报告20份;提交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9处,累计提交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铝土矿2.5亿吨、金矿25吨、银矿1500余吨、水泥灰岩5400万吨等,为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
构建城市用地结构分析框架,基于2010—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引入动态度模型、信息熵模型定量剖析城市用地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模型厘清中部崛起与城市收缩二元情境下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河南省城市用地总面积持续增长,工业用地有所减少,其他地类涨幅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用地结构信息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用地结构有序性增强,多样性和均衡度显著提升,单一地类优势度明显下降。(2)2010—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城市用地结构信息熵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类型方面的地域差异性显著。多数城市逐渐进入城市用地平稳收缩期,呈现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平稳收缩、中等城市明显收缩、小城市平稳扩张的空间演化过程。(3)人口变迁、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中部崛起与城市收缩二元情境下,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导致城市用地结构呈现新的阶段特征和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4.
<正>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下称:《规划》),11月22日,《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并下发至中部六省。  相似文献   
25.
地处粤东北的梅州市,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属于经济欠发达山区。但梅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文中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梅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依据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构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6.
蓝颖春 《地球》2015,(2):33-35
<正>环境保护部最近一次通报的空气污染情况显示,从全国范围内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最重。事实上,河北省多个城市曾多次出现在环保部严重污染城市的"榜单"上。作为污染最重省份之一的河北省,其空气质量和雾霾治理情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近日,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在谈起对治理环境污染的举措和未来计划时说:"有压力才有动力,  相似文献   
27.
内战结束到二战前,美国南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日益扩大,逐渐沦落为边缘地带。始于罗斯福政府“新政”的区域协调政策,开始扭转南部地区边缘化的颓势。在这些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南部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成为美国新兴的阳光地带的核心区域。美国南部地区的边缘化及其崛起的历史过程对于我国中部崛起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采用2005—2010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城市化相对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城市化效率总体上未达到理想状态,并呈现下滑趋势;区域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河南城市化总体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且2005—2010年间河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的无效率引起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中原崛起推行循环经济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在中部区域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地区。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客观分析了影响中原崛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推行循环经济是促进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实现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0.
汶川地震(MS 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MS 8.0),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通过多次野外考查表明,汶川地震(MS 8.0)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至少使两条NE走向、倾向NW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并沿映秀-北川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带长度约275 km,以逆冲运动伴随右旋走滑为其破裂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约11 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量至少约12 m;沿灌县-安县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带长度约80 km,表现为纯逆冲运动的破裂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约4 m;另外发育一条长约6 km呈NW走向连接于映秀-北川破裂带和汉旺破裂带的小鱼洞破裂带,以左旋走滑兼有逆冲运动为特征。地表破裂基本沿袭早先活动断裂带上,并使早先抬高的地貌更加抬高,表明龙门山地区地震在同一断裂带上重复发生过,并且无数次地震活动(包括类似汶川MS 8.0地震的强震)的累积,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龙门山。根据同震断裂面以及断裂面上的擦痕分析表明,汶川地震是由两次破裂事件叠加而成,初期破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后期破裂以右旋走滑为主,这种破裂过程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陈运泰等,2008;Ji, 2008;王为民等,2008)一致。在地表破裂带南段(映秀—清平段)叠加了两次不同性质的破裂过程,北段(北川—南坝段)只反映了第二次破裂事件的过程。利用长期滑移速率与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对比,估算出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类似汶川地震(MS 8.0)的强震复发周期为3000~6000 a。通过对比研究,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山与龙门山具有很相似的转换挤压构造特征,斜向逆冲作用是青藏高原周缘山脉快速崛起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