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3篇
  免费   1592篇
  国内免费   1450篇
测绘学   1316篇
大气科学   1410篇
地球物理   1669篇
地质学   3449篇
海洋学   808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866篇
自然地理   1289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万雪丽 《贵州气象》2005,29(Z1):35-36
从天气学角度出发,对2005年4月28日晚贵阳市区遭受的强雷暴天气进行环境场分析,得出这次强雷暴天气是高原东侧短波槽在低层切变线上扰动生成局地中小尺度气旋形成强烈的对流天气.强雷暴天气产生前地面持续的增温,低层扰动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低层积聚大量不稳定能量,同时持续加强的西南暖湿气流为强雷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102.
刘持菊 《湖北气象》2002,21(4):10-12
对2001年7月2发生在秭归县境内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雷达回波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强雷暴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缓发展东移并辅之以不稳定层结、低层强烈的水汽辐合、热力抬升、明显的垂直切变等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3.
概述了避雷检测的必要性 ,避雷装置的检测和检测对象 ,检测部位和防静电检测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结合近年来“九五”国家重中之重项目有关ENSO业务预报系统研究工作的体会和见解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ENSO的预报问题 ,尤其是ENSO统计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 ,并对各种预报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5.
城市大气环境边界层观测试验工程提出了城市区域大范围大气污染"空气穹隆"动力过程三维结构,首次揭示出北京周边地形"山谷风"与城市"热岛"效应相互作用对城市大气环境影响的综合特征.试验采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揭示北京周边地区污染贡献及其气溶胶远距离输送轨迹特征,提出建立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点-面结合、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相结合立体综合监测网的设计新方案.该项目被世界气象组织专家组工作会议评为国际城市大气环境观测优秀示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于2002年作为特邀撰稿发表于美国<环境与健康>(SCI),研究成果在北京市及有关省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当阳新店—跑马岗剖面的跑马岗组跨白垩系与古近系 ,所含轮藻、介形类化石的丰富程度极为罕见。跑马岗组的时代问题与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及其陆相辅助层型的建立、印度德干玄武岩沉积夹层的时代、印度与亚洲大陆联合的时代和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事件起因假说等数个重大地学问题 ,以及江汉盆地深层油气资源评价密切相关 ,值得重视 ,尽早搞清  相似文献   
107.
李洪海 《地下水》2002,24(2):87-88
当今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浪费、污染三个问题都存在。而地表水体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不受污染。城乡居民赖以生存的地下水是主要饮用水源。若污染问题不提到极高的位置来对待,本世纪初就会有许多地区出现吃水困难。本文旨在阐明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及过程,同时提出了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08.
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世华 《安徽地质》2002,12(4):245-247,251
结合公路工程、建筑工程等土木工程建设中经常涉及到的边坡工程,评价与分析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边坡工程应该在工程项目开展的开始阶段就应进行和边坡工程监测的项目,选择原则,测点布置原则、监测周期等,对边坡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2001年8月19~23日, 在格陵兰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冰芯与气候"国际盛会, 会议展示了冰芯与气候环境研究的最新进展. 文中介绍这次会议并概括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与南北极地区的冰芯研究相比, 中低纬度地区冰芯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冰芯研究中发展最快的. 在这一研究中, 中国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0.
华北古大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由Rogers和Santosh等 (2 0 0 2 )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 ,是约从 1.9~ 1.5Ga由Nena ,Ur和Atlantic等 3个大陆块体群 ,通过逐步汇聚而形成的一个超级大陆。它是前罗迪尼亚古 -中元古时期的超大陆。从 1.5Ga开始的裂解作用使哥伦比亚超大陆逐步破裂 ,并在 1.0Ga左右这些破裂的大陆块体又重新汇聚形成罗迪尼亚超大陆。文中除介绍Rogers等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概念、组成和古大陆重建图外 ,重点阐述了中国华北古大陆 2 .0~ 1.8Ga期间吕梁—中条造山运动和 1.8~1.6Ga时期大规模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同位素年龄数据。文中提出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主要峰期与吕梁—中条造山运动的时限相一致 ,华北古大陆属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并可能为Nena大陆块体群的一员 ,在造山及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时代等特征上 ,华北与北美、西伯利亚和西北欧有更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