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2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1873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1109篇
地球物理   669篇
地质学   2858篇
海洋学   45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39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刘特培 《华南地震》1997,17(4):31-35
应用文献」1「的方法,对广东及部分邻近地区进行了熵值计算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时间熵,频度熵和强度熵在ML≥4.7级地震之前,大都存在较明显的低值变化,即存在减熵现象,地震大多数以生在减熵的中,后期,少数发生在减熵初期。三种熵值变化基本同步,震级越大,熵值波动越大,其中尤以强度熵变化幅度最大,频度熵次之,时间熵最弱。  相似文献   
92.
中强地震前油井动态异常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油井映震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油井动态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映震灵敏井孔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应力易于集中的构造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断层的又汇处、转折端和断裂带,这是与其他流体观测项目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油井动态前兆异常形成的三种力学过程,即岩土力学过程、水动力学过程和气体动力学过程以及油井特有的二种”放大”作用(变径和气体膨胀)的观点;解释了油井动态震前多为正异常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3.
许金镜  唐文伟  林仲平 《气象》1997,23(1):36-37
作者以1951-1995年副高持征量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为素材,分析了副高持续性偏强的基本事实和对福建天气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对东北输油管道锦县,盖县,海城段的粉土细砂,中砂,粉砂进行了振动液化试验,取得了和类土的τd-logNf曲线,τd/σ′-logNf曲线,为在以上地区进行液化判别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其它的地区相同土质的振动性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密云气候     
  相似文献   
96.
东北冷涡的Q^→矢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准地转Q矢量论,将80年以来出现的9次东北冷涡进行了诊断分析,逐个计算了不同时次和层次的Q矢量散度,旋度并分析了它们与冷涡强度演变的时空配置关系。结果表明,Q矢量散度和旋度对东北冷涡的加强和减弱有着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利用近年来石油专业气象站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界定了风口的范围,揭示了风口区内大风强度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
夯实水泥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室内170个夯实水泥土试样的三轴试验结果分析,在文献[1]强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夯实水泥土的变形性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确定剪胀节理的剪切强度,人们已开始运用能量原理研究岩体结构面(Ladanyi和Archambault,1970)。本项工作基于分析规则的粗糙起伏面,并且假定其是不可变形的。自然条件下的复杂岩体结构面中,很难辩认出要测量的有代表性的起伏角。Ladanyi和Archambault通过假定等价结构面的张开度和结构面的有效起伏将其成果推广到天然节理。显然,这种等量假设不是普遍适用的,而且可能导致结构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