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the diffusion of oxygen, methane, ammonia and carbon dioxide in water was simulated in the canonical NVT ensemble,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 by the clustering method. By compar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using the Einstein model) and the differentiation-interval variation method, we foun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clustering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are mo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This method proved to be more reasonable than the other two methods.  相似文献   
72.
黄海西部海洋湍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2007年开展的"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中,作者利用自由下降湍流剖面仪MSS60在南黄海海区分别进行了夏、冬、秋季三个航次的微尺度湍流观测,并计算分析了该海区的湍动能耗散系数ε,湍扩散系数κ等。通过与温度、流速分布图对比,结果表明三个季节的湍流混合趋势大体一致。在沿岸浅水区,混合作用比较强烈。而深水区湍流混合的垂直分布明显地表现出三层结构,混合较强的上混合层和底混合层,及相对较弱的中层。风混合和潮混合是黄海湍流混合的主要形式。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上层,潮流的影响则表现于底层。  相似文献   
73.
对流层物质垂直交换模式中的参数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孝恩  张时禹 《大气科学》1992,16(6):737-747
为了研究对流层(TL)中垂直涡旋扩散系数(K_z)随高度变化的参数化形式对物质垂直交换的贡献,用“高分辨TL物质交换模式”(EM3)对5种不同K_z型进行了数值对比模拟,结果表明:KK_z型较好地描述了行星边界层(PBL)内受下垫面影响的高频湍流和PBL以上TL由各种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产生的切变湍流;垂直运动和K_z对PBL下层的物质输送到TL上层和从源高度向下输送到PBL低层两者均有重要作用;垂直运动的作用具有间隙性,而K_z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74.
海洋的湍粘性系数和湍扩散系数是研究海洋动量传输、热扩散和物质扩散的物理基础,是海洋模式的重要参数。北冰洋是海冰覆盖的海洋,其湍粘性系数和湍扩散系数与其他大洋有显著不同。本文以Pacanowski&Philander的参数化方案为基础,采用二次北极科考的连续观测冰站和单次观测冰站的资料,定量计算了加拿大海盆74°N-78°N,144°W-164°W区域冰下60 m以浅的垂向湍粘性系数v和湍扩散系数kT,并分3个区域比较。结果表明:v和kT的垂向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层和60 m处量值较大,中间较小;区域的不同主要体现在24 m以浅。  相似文献   
75.
现场海域水平、铅直扩散系数的推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拉格朗日流与欧拉流自相关系数的相似关系和Kullenberg提出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用渤中8号平台1987年1~2月和7~8月的实测资料,分别推算了水平、铅直扩散系数.推算结果表明,研究长时间水平扩散时,把潮流看作湍流,所求的扩散系数实际上是潮流扩散系数,其值在108cm2 /s范围内;研究短时间水平扩散时,把潮流看作平流,用傅里叶变换的长周期合成值从实测值中扣除,所求的扩散系数,可认为是湍流扩散系数,其值在104em2/s范围内.本海域铅直扩散系数值,冬季在3.8~4.2cm2/s范围内;夏季在0.0l~0.75cm2/s范围内.它与国外一些海区和以前文献中的估算值基本一致;它随风速、流的剪切增大而增大;随水柱的稳定度增大而减小;它在跃层处最小,在跃层以上和以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6.
从海水质量守恒律、盐量守恒律、动量守恒律、熵变化律和海水状态律出发,给出了低频变密度海洋运动的原始控制方程和它的各类实用形式。在推导的过程中着重明确控制方程各种近似形式的数学物理意义,这使我们在使用这些方程时更严格、更准确。  相似文献   
77.
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层和热层大气湍流谱区的划分,发现对于同样尺度的湍流,在不同高度对应的谱区是不同的。随着高度的增加,愈向耗散区一端移动。其次,从理论上讨论和计算了不同高度的湍谱分布。最后,导出了湍流扩散系数的公式。湍流扩散对于高层大气成份的垂直分布有很大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尺度的湍流对高层大气成份的垂直分布都发生影响,而是具有某一尺度的小尺度湍流起主要作用。我们引出了一个有效湍流尺度的概念,并从理论上计算了湍流扩散系数随高度的分布。结果与观测的氩和氦随高度的分布反推出来的湍流扩散系数相符合,同时也与ALADDN 1试验测量的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78.
利用连续3年的野外观测资料,重点研究了防护林的防风效能、乱流扩散系数等动力效应,以及表征最佳防护林的最适透风系数、比例系数、林宽、风向偏角和乱流扩散系数比值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9.
昆明全天空流星雷达观测中高层大气温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昆明电波观测站(25.6°N,103.8°E)两台不同工作频率的全天空流星雷达在2011年特殊联合观测试验期间的数据,基于Hocking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温度梯度,在确定了昆明地区中层顶位于流星峰值高度之上的情况下,反演了昆明地区上空88 km和85 km高度的大气温度,并与Aura卫星观测的温度进行比较.对比研究发现,两台流星雷达可以分别正确获得88 km和85 km高度的大气温度,但其中由全球温度梯度模式反演得到的大气温度与卫星观测温度相关性不是很好,而利用卫星观测的温度梯度,两台雷达反演出的大气温度与卫星观测温度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了准确的温度梯度在流星雷达观测大气温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取纳入标准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三组:<2年、2~10年、>10年。同时选取25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MRI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测量患者胰腺的扩散系数(ADC),观察糖尿病患者胰腺的MRI及DWI信号表现特征。结果:DWI检查测量健康对照组、糖尿病<2年、2~10年、>10年三组患者胰腺体部的ADC值,取b值500 mm2/s时,分别测量每组的ADC均值为(2.00±0.17)×10-3 mm2/s,(1.94±0.09)×10-3 mm2/s,(1.86±0.13)×10-3mm2/s,(1.77±0.25)×10-3 mm2/s,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23、0.010、0.00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糖尿病患者MRI检查胰腺,1例追踪确诊为胰腺癌。结论:糖尿病患者胰腺DWI信号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变化,能反应胰腺细胞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具有对早期单纯表现为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进行筛查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