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34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我们知道,今天人们所用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都是由植物等腐烂变成的。由生物体到化成能源这一过程,大自然用了上亿年的时间,数百年来,它们一直是人类能源的主角。但是这些传统能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资源将面临枯竭。同时,传统能源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各种污染,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能源短缺的大国,加紧开发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2.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两相辅相成、协同共生。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可以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通过统筹城乡两个明建设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可以促进农村的村容整洁和乡风明;通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可以推进农村管理民主、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可以在城乡一体化的形式上。逐步建立起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23.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国土资源所"活动的意见>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在创建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强化教育、优化服务、美化环境为突破口,积极落实措施、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按照文明国土资源所"六好"标准和"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依法办事,文明管理"的总体要求,积极在7个基层所开展争创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4.
《国土资源》2005,(1):14-14
2003年7月,“建设万里文明边疆”记者团重返5年前到过的海南省文昌市百莱玛度假村酒店。眼前的情景令记者大吃一惊:仅仅5年的时间,这里的情景已今非昔比。5年前的“椰林湾酒店”石碑已被远远地浸泡在海水中,酒店前面百余米的海滩已无影无踪,海水哗哗地直逼酒店。  相似文献   
125.
舟船的文明     
张向冰 《海洋世界》2009,(12):58-60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的描述。当船舶出现之后,有关舟船的文化也随这产生。  相似文献   
126.
陈出云 《地图》2012,(1):138-139
苏美尔,一个美丽的名字。在历史上,这类动听而又陌生名字往往属于一个失落的文明,苏美尔正是如此。作为一个地名,它已经在地图上消失了数千年。今天我们之所以不断提起它,完全是因为对文明起源的探寻。文明的起源,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告诉我们,华夏文明就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和中心。后来,通过"开眼看世界",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好几个文明古国,中国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里面起源最晚的一个。更令人纠结的是,中国真正有  相似文献   
12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候、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8.
2008年夏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之际,首都博物馆隆重推出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集全国各省市博物馆的收藏精品,用文物展示了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灿烂文明。展览前言中说:“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吸纳、融合各区域文明汇聚而成。宛如海纳百川,奔流不息。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东方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以无与伦比的包容和再生力,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并推动着世界文明整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9.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诞生和发展的中心,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地区,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悠久的历史在中原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甲骨、《周易》讲述古老的故事,洛阳、开封记录王朝的兴衰,大运河、古丝绸之路见证商业的繁荣,还有二里头遗址、灵宝西坡、明周懿王墓、汝州张公巷窑址等,无一不记录着历史,镌刻着河南独特的文化基因。正所谓“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中原大地处处都是宝,拂尘能见金。  相似文献   
130.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日前,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把握黄河流域发展大势,立足中原更加出彩大局,出台《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抓实抓细抓落地,把握沿黄地区生态特点和资源禀赋,从过去的立足“要”向立足“干”转变、向先行先试转变,引领沿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