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821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造山带构造研究中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厚  吴正文 《地质论评》2002,48(4):337-344
简要分析和评述了造山带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造山带,造山带类型、造山作用和造山过程、造山带构造格局、造山作用模式。指出不宜将造山带定义直接与板块边缘构造位置和板块间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造山作用和造山带不仅出现在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而且可以出现在远离板边界的地方--即所谓板内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板内造山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内造山带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格局和造山作用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内造山带的客观存在,以及板内造山带成因动力机制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2.
长沙天都大厦工程围护墙先后采用2套方案施工,实践证明,采用高压旋喷单管双液分喷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容易,施工速度快;桩间搭接严密,固结体强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尤其在处理软弱地基、基坑支护和止水工程中显示出有效性、可靠性和优越性。该方法再经进一步完善,将具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圆形板基础下地基强度和变形非线性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永法  泮威风 《岩土力学》2002,23(2):250-256
采用Drucker弹塑性模型、SAP91非线性有限元程序、Vizi CAD微机有限元前后处理系统计算、分析了轴对称问题,即圆形板情况下,基础板几何尺寸、基础刚度、边界条件、基础埋深对基础沉降量、塑性区开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沉降随基础几何尺寸增大而增大,随基础刚度、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基础刚度、几何尺寸、埋深的加大都能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4.
郁青 《气象》2001,27(12):23-25
对聚苯乙烯测雹板性能的检定试验以及1988-1998年野外观测取样结果表明:(1)聚苯乙烯测雹板性能稳定,吸湿性差,能经受风吹、雨打、日晒,不变形、不变质,适合在野外雹暴天气中使用。(2)聚苯乙烯材料弹性小,测量误差小,模拟风、雨等天气条件时,平均误差为4.3%-12.2%。因此,可以较准确地测出野外实际冰雹大小及数密度。  相似文献   
105.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了分布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的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指出该右行走滑断裂系统由古北口-平泉断裂和密云-喜峰口-锦西断裂两条主干断裂,以及夹于其间的北西向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北东向压性断层和褶皱等共同组成,近东西向主干断裂具有右行右列“P破裂”结构形式,北西向的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则具有“T破裂”性质,主干断裂与北东向压性断裂和褶皱构成了一幅右行走滑双重构造(strike-slip duplexs)格局,而不是不同期次变形的产物。该走滑断裂系统形成于侏罗纪末一早白垩世初(147-132Ma),由于它恰好构成了位于辽西的走向北东,向南东逆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与冀北,冀西北地区北东走向,上盘向北西逆冲的推覆构造的转换和调节部位,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个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统一构造模式,在该模式中,辽西和冀北,冀西北同时代而运动方向相反的逆冲构造系统分别构成了近东西向右行走滑系统的断盘前缘挤压逆冲构造区,认为惦记山板内造山带总体构造格局的区域构造作用方式是:在总体北西一南东向挤压的一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造山带北部的块体相对于中生代华北地台为主体的块体做向东的右景下,燕山板内造山带可能构成了亚洲东部另一个重要的“挤出构造带”或“逃逸构造域”,这种推测需要得到北部东西向断裂系具有同期左行走滑运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6.
107.
对航放异常矩形反演使用的理论Z量板进行了水泥板模型验证,解决了在航放实测条件下难以验证以及如何消除验证模型对γ射线的等效空气吸收系数与空气本身对γ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的影响等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量板是正确的,可用的。  相似文献   
108.
江苏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江苏徐州-连云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出现的开裂、滑移现象,就该地区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典型路段软土的力学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总结得出;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多是因为软土层厚薄分布不均,勘测过程中现场及室内试验提供的设计指标与实际差异过大等综合因素造成,经综合对比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地质灾害,提出勘测设计指标的确定应以十字板、CPT现场试验为准。  相似文献   
109.
连云港滨海相软土工程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江苏连云港地区大量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就该区软土层的成因类型、物理力学特性、室内试验问题、现场原位测试,特别是力学指标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室内试验确定连云港地区软土力学指标误差大,有些指标与实际误差在2倍以上,常难以把握.用十字板、CPT试验方法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燕山式板内造山作用在北京西山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在造山模式、成因机制方面存在分歧,但板内造山作用及其表现特征在现阶段业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到燕山式板内造山带研究思路和成果的启示,经对比研究认为,北京西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大地构造属性及大地构造演化等方面具有板内造山的特征;逆冲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及独特的区域构造组合样式等构成了该区燕山式板内造山的基本地质构造要素;基于北京西山的地质实践,提出了对用板内造山的观点在该区深入研究若干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