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物化探综合找油方法在志丹探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胜利  郝世彦  李旦 《西北地质》2005,38(1):108-112
由于资料的限制,前人对志丹探区勘探前景评价较低,加之沟谷、梁、峁纵横的地貌特征,勘探难度较大。通过勘探早期地质物化探综合找油方法实验,笔者总结了一套适合志丹探区石油地质特点的勘探方法组合和勘探程序:油气地球化学勘探(酸解烃、吸附烃、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甲烷碳同位素、蚀变碳酸岩)→化探圈定的有利勘探区进行非地震物探(自然电位、伽玛能谱、高精度磁测、土壤测氡)→物探圈定的异常区进行电阻率测深勘探→地质物化探成果综合评价。实践证明,非地震物化探与地质研究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勘探效果,与常规油气勘探方法相比,具有勘探成本低,周期短,成功率高的特点,尤其对寻找非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912.
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或其相当层位的硅质岩中,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作用明显.对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锶同位素及碳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机质在早期成岩阶段经降解、缩合及脱羧基作用所形成的烃类物质或生物气;而锶主要为沉积物孔隙水中海水锶与沉积物中火山碎屑物质蚀变过程中所释放的锶的混合.毒重石形成于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的孔隙水介质中,形成毒重石的成矿流体主要为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中由海水、有机质组分和火山物质组分相互叠加和混合而组成的孔隙水有机成矿流体.毒重石矿石中广泛发育的生物碎屑及粒屑结构说明生物作用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 (bio- barite)的形式将海水中的 Ba2 浓集并沉降于海底,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因而,海水中生物作用和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是形成本区毒重石矿床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13.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06,52(4):466-466
李捷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是中国早期地质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地质学会的26位创始会员之一。在长达60余年的地质生涯中,李捷先生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第四纪冰川、工程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他是中国第一代由本国培养成长并有重大贡献的地质学家,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地质事业,硕果累累,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愧于中国地质事业的先驱与奠基人。李捷先生是周口店遗址发掘和研究的中方第一负责人,为北京猿人头盖骨等重大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是周口店遗址发掘80周年,李捷先生诞辰112周年,为了纪念李捷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和周口店遗址发掘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  相似文献   
914.
王约 《地质学报》2006,80(2):235
发现于贵州省台江县凯里组中部(中寒武世早期)Burgess页岩型生物群——凯里生物群中的生物附着遗迹Kailidiscus(n.ichnogen.)拥有标本190多块。Kailidiscus为一具有圆形至椭圆形附着面的表生迹。附着面上具一碳质膜,可能为生物体所形成。在附着面上的构造:围缘沟、内围缘脊、外围缘脊、凸起的皱脊和凹陷的辅槽,可能是造迹生物固着基部组织褶皱所致,以增大其基部的附着面积。Kai-lidiscus的造迹生物可能是固着于海底没有硬质骨骼的刺丝胞动物,生活于相对静水环境,并被沉积事件所埋藏。贵州台江凯里组中部(中寒武世早期)的新附着遗迹属Kaili…  相似文献   
915.
李光明  刘波  佘宏全  丰成友  屈文俊 《地质通报》2006,25(12):1481-1486
采集冈底斯成矿带南部克鲁-冲木达铜金成矿亚带冲木达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法精确同位素定年。该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介于37.63~41.19Ma之间,6件辉钼矿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40.3±5.6)Ma。该成矿年龄明显早于冈底斯成矿带中带和北带的驱龙、厅宫等斑岩铜矿床和甲马、知不拉、帮浦等矽卡岩型铜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而与冈底斯成矿带中广泛发育的碰撞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年龄基本一致。据此认为,冲木达铜金矿床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与欧亚-印度大陆碰撞阶段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16.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种植农业和畜牧业,新石器时代当部分人开始摆脱终日为食物而操劳的境地时,原始手工业和商业逐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商品交换的需要(互市)和奴隶主(或聚落头领)阶级防卫的需要,导致了城市的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约9000年前,我国最早的史前城市出现于距今大约6000年前.  相似文献   
917.
报道了首次在河南省汝阳县发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股骨化石.从股骨近端的大小来判断,该股骨的实际长度可能超过2m,应属于巨型蜥脚类恐龙的股骨无疑.虽然化石破碎,种属的归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它的发现无论从晰脚类恐龙的分布、演化还是从地层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恐龙股骨化石的发现,将该地区原认为属于古近系蟒川组的时代向前推至早白垩世晚期或晚白垩世早期,同时其下伏地层陈宅沟组也应划归白垩纪时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918.
湘东南是华南重要的中生代有色金属矿集区。区内,印支期王仙岭岩体与燕山早期千里山岩体紧密相邻,前者成矿差,后者则发育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两岩体的地层及构造地质条件相近,都具有W、Sn多金属成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王仙岭岩体内蚀变作用明显比千里山岩体普遍且强烈,W、Sn含量总体上明显高于千里山岩体。千里山岩体边缘有较多岩脉发育,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化强烈;而王仙岭岩体边缘岩脉缺乏,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带以大理岩化为主。基于以上地质、地球化学表现,以及地球化学图解和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析,确定千里山岩体与王仙岭岩体的成矿差异,主要是由于两者侵位时的构造体制(应力场特征)不同所致:千里山岩体形成于后造山环境下的伸展构造体制,岩浆或岩体中的成矿物质能随流体沿断裂裂隙向周围有效扩散并于局部聚集、沉定而成矿;王仙岭岩体则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下的弱挤压构造体制,侵位时断裂裂隙构造不发育,流体与成矿物质被封闭在岩体内部,因此未发生有效的成矿作用。据此推断,构造体制差异可能是造成湘东南印支期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成矿能力悬殊的关键原因之一。文章最后简单阐述了上述认识对区域找矿工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19.
陈留勤 《西北地质》2008,41(1):50-58
Shaw于1964年提出的穿时普遍性原理是现代地层学的重要支柱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由地震地层学发展而来的层序地层学是在年代和海平面变化框架内研究沉积相迁移的有效手段,它改变了划分沉积岩的原则而成为沉积地质学和地层学的一次重要革命.基本层序地层模式中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地层超覆和退覆明显地体现了地层穿时普遍性原理,同时也暗示了地层穿时的本质.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动态相变面和静态相变面形成于侧向加积和纵向加积两种沉积作用,它们所代表的两种穿时性--间断面穿时和相变面穿时,构成了地层穿时的两种基本形式.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总体上构成一个自南向北厚度逐渐减小的楔状体,这是泥盆纪早期海侵尖灭与晚期海退尖灭的结果,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清楚地体现了地层记录的不完整性和穿时普遍性,同时也表明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及其所代表的两种穿时性是正确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20.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古水流方向及沉积物扩散方向、轻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发现延长组沉积早期古水流方向明显具有从湖盆四周向中心汇聚的特征,并可从轻重矿物组合上可以划分出5个物源方向,即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方向,其中东北、西南和西北物源是主要物源方向.以东北方向物源明显占优势,南物源影响范围较小为特征.延长组早期沉积的母岩主要为太古宙的复杂变质岩系及下元古界的变火山一沉积岩系.其中,盆地东北部物源来自古阴山及大青山提供的稳定物源,因此三角洲沉积大面积发育;西南物源主要来自秦祁褶皱造山带的早古生界片麻岩、花岗岩类,以距离源区近,沉积物粒度明显比东北物源区粗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