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侯家窑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北部,自发现至今,历经40余年,但遗址年代和古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仍悬而未决。本文基于地质地貌观测、电阻率测深、高程测量等工作,试图通过遗址区地层结构和古河流发育情况研究,阐释上述问题。结果如下:①伴随着泥河湾古湖的快速萎缩,在侯家窑遗址区发育了一条源自北部熊耳山、宽逾1 km的古河流。它形成于240 ka B.P.前,消亡于晚更新世初,发育历史贯穿了侯家窑古人类生存阶段的始终。②遗址古文化遗存不是埋藏在湖相泥河湾层中,而是埋藏于距今约224~161 ka的牛轭湖沉积层和壤化黏土层内,表明古人类在此倚河而居长达6万年。③遗址区面向东南的宽阔圈椅状地形,为古人类生存造就了相对温和舒适的地理环境;古河流既为古人类提供了水源,良好的流域生态环境也给古人类提供了富足的食物;熊耳山既是古河流源地,也是优质石料产地,古河流将石料搬运至遗址附近,石器制作便利。因此,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古人类,选择生境较好的侯家窑遗址区倚河而居势成必然。④遗址区古河流发育在易遭侵蚀的泥河湾湖相沉积层之上,河水泥沙含量高、浑浊,唯有遗址附近的牛轭湖区水流缓滞、清澈,而且植物繁茂,是各类动物优先猎食和饮水的地方。但牛轭湖独特的地貌特点,使动物们在急迫情况下难以逃脱,古人类此地围猎,远较他地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2.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相关性,利用微米CT、流体包裹体显微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且定量分析了其成藏期。根据储层孔隙演化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储层致密化过程和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发现:三肇凹陷扶余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喉特征表现为窄喉道、宽孔隙、孔喉配置差、微细喉道总体积大等特征。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为储层致密化重要成因,储层致密时间应该在嫩江组末之前。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三肇凹陷扶余储层油充注分为早期和晚期,相应的充注时间分别距今77~74 Ma、67~65 Ma,分别对应于嫩江组沉积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综合对比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历史和储层孔隙演化特征,认为原油充注发生储层致密化之后,即先致密后成藏。  相似文献   
33.
大井矿冶遗址冶炼产物的输出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井矿冶遗址是我国北方发现最早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本文利用ICP方法,测试了该遗址的铜矿、炼渣和辽西地区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结果显示,遗址的冶炼金属产品Ag、As、Sb、Bi、Co、Zn等元素含量偏高,Mo含量偏低。同时发现,这批辽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样品微量元素特征明显不同于铜绿山和皖南的铜锭,而与大井铜矿很相似,其铜料来源很可能来自大井古铜矿或其周边铜矿。这一结论,对探讨大井古铜矿冶炼产品的使用范围和辽西地区的冶金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兴隆遗址是长城以北裕民文化分期研究的重要遗址。作为坝上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出土遗物最丰富、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的遗址,其年代的确定不但有助于厘清古人类在这一地区出现的时代,而且对研究中国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及其环境背景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兴隆遗址发掘后,虽然其新石器文化层已通过14C方法进行了测年,但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文化层尚未进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在地层结构划分基础上,对兴隆遗址的TG01探沟的G5剖面(42°N,115°E;海拔高度为1398 m;剖面研究深度为106~361 cm)进行采样,共采集有11个沉积物样品,提取出粗颗粒(90~125μm)和细颗粒(4~11μm)两个粒级的石英,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对兴隆遗址探沟的不同文化层位进行年代测定,建立了兴隆遗址的整体年代框架。通过对两种粒级的石英的释光年代比较,得出细颗粒石英的所测年龄高于粗颗粒石英,高出年龄约为600~2000年左右,这可能是沉积过程的不完全晒退导致的。且基于粗颗粒石英的光释光年龄与14C年龄之间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5.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营口-潍坊断裂带在新生代时期对渤海湾盆地东部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依据大量实际地震资料,从剖面上识别出了花状构造、丝带效应、反转构造等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时期走滑活动的标志,在平面上识别出了4种组合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应用拉分盆地走滑量计算的理论模型,对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时期的走滑位移量进行了初步估算,认为营口-潍坊断裂带在新生代时期具右旋走滑活动特征,其主要走滑活动表现为3期,分别为始新世早期、渐新世早-中期和上新世晚期-第四纪,新生代累计右旋走滑位移量约为10~20 km.  相似文献   
36.
3S技术支持下的小型遗址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仅利用地物光谱分析方法不能识别某些小型遗址的现状,提出基于地物空间关系知识,多源信息复合提取遗址的思路获取目标信息。以安徽省巢湖柘皋地区为例,利用SPOT-5卫星影像和地形图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进行小型遗址信息提取研究。经过和巢湖文管部门普查记录对比,证明了该方法有效性。该方法可缩小遗址探查范围,为考古普查工作节约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37.
(接上期)宋代的恒星观测持续不断,观测记录翔实丰富,星图绘制准确科学。宋代的恒星观测成果丰富,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科学遗产,表明它在中世纪时期达到了巅峰。天文仪器日臻完善,是这—硕果的保证。北宋至南宋的300余年中有记载的制造浑天仪6座、浑天象4座,大规模恒星实测有7次。其中景祐年间的恒星测量现留有341颗星的位置表——杨惟德星表,皇祐年间(公元1052年)的恒星观测现留有360颗星的位置表——周琮星表。  相似文献   
38.
针对传统测绘手段难以满足日趋精细的土遗址保护工程测绘要求,采用无人机航拍、AGISoft photoscan及Smart3D软件对土遗址进行三维重建,辅以外业精确像控点生成文物精细三维模型、点云、DSM、DEM、DOM、DLG等测绘成果。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廉、方便快捷,而且误差小精度可靠,在土遗址保护工程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席会东 《地图》2019,(3):138-139
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1527—1598年)是16世纪尼德兰地图学派的开创者和尼德兰地图黄金时代的奠基人,他所编绘的《寰宇大观》(Theatrum Orbis Terrarum)是西方第一部近代地图集和尼德兰地图学的奠基之作,在西方地图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就如同《广舆图》在中国地图史上的地位一样。  相似文献   
40.
鲁东南新石器遗址时空格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琪  刘冰  刘欢 《测绘科学》2019,44(7):88-95,104
针对史前文化遗址的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类聚居地带来的影响,对发现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鲁东南地区史前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等条件分析遗址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高程50~200m、坡度0~6°、坡向朝南且距离河流200~2100m的范围内;且遗址点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聚集性,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聚集中心存在迁移现象。由此得出古代人类倾向于选择海拔高度低,坡度小,向阳且靠近水源的地方聚居,且不同时期农业经济类型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人类活动中心的位置分布。探究了鲁东南地区3个时期遗址时空分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中心的聚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