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9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测绘学   852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1154篇
海洋学   5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98篇
自然地理   421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都市旅游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结合起来,寻求二者的共同点,既可促进都市旅游的发展,又有利于现代城市的建设。通过对贵阳市发展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探寻贵阳“山水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完美结合点,实现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52.
《今日国土》2008,(11):5-5
上海中美签署《中美旅游战略性合作协议》18日,第二届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局和美国28个州及市的旅游官方机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签署《中美旅游战略性合作协议》,标志着中美旅游联动发展长效机制正  相似文献   
53.
旅游地图是人们旅行和导购导游的常用工具,对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了网络化旅游地图发行方式上所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当前旅游地图网络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加快旅游地图网络化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54.
利用辽宁省59个国家气象站2008—2017年6—8月逐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不利影响,确定辽宁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了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公众及旅游相关部门了解当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强, 59个地市(县)中,很适宜避暑的有14个,适宜避暑的有22个,较适宜避暑的有16个。②夏季辽宁大部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辽东和辽南气候舒适度优于辽宁中部和西部。辽宁东部的本溪和沿海的丹东、大连、葫芦岛和锦州南部气候舒适度等级最高,避暑气候条件更好。③辽宁夏季暴雨高风险区在东南部的宽甸、丹东和凤城一带。高温高风险区在朝阳大部和锦州西部。大风高风险区在铁岭北部、彰武、锦州、营口和长海。雷暴高风险区在铁岭、抚顺东部、朝阳西部和庄河一带。④6月、8月是辽宁适合避暑旅游的月份,尤其是 6月,避暑旅游适宜度最高,适宜面积最大。8月份次之, 7月避暑旅游适宜度较差。  相似文献   
55.
《北京旅游图集》设计与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金凯 《测绘学报》1992,21(4):299-306
  相似文献   
56.
基于建立泛珠三角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广州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原因,在泛珠三角的成员中,广东最早接受香港地区的经济辐射,港澳台投资者在广东大量投资建厂,工业优势也日渐凸显,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广东发展工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对广东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其他适合发展工业旅游的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了广东发展工业旅游的主要客源类型,并对广东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路。工业与旅游相结合,两者完全可以达到双赢,并可以得到一定的社会效益,也是结论性认识。  相似文献   
57.
在隐性与显性旅游资源二元应用性分类框架的设想下,《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机理的现象学解读》一文通过演绎推理、实证研究等方法,第一次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的本质直觉学说、非实显性变样理论、“交流理性”理论等对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机理进行了全新解读。它提出了洞悉隐性旅游资源本质的一条基本原则——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认为隐性旅游资源是人的体验流中的一种相对性存在形态,是旅游吸引物的非实显性组成部分;为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构建出价值观动力、形象思维动力和平民化意识动力;最后通过对游客体验“真实性”问题的现象学阐述,为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即具有吸引力,寻找到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8.
运用景观生态学、旅游规划学、城市规划理论来认识城市生态景观并分析其具有和谐性、整体性、多样性、畅达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等特点,阐述以人为本、尊重地域和历史文化、生态、满足市民休闲与游憩需求等构建原则,认为重点抓好自然廊道和斑块等自然生态景观的建设、重视人工廊道和城市建筑密集区的景观效果、完善城市生态景观的空间结构体系等是构建和谐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9.
水生观赏植物在湿地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观赏植物的利用是湿地恢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湿地景观整体效果。在湿地的池边水畔、岩石缝隙、水面等不同的环境中种植各种水生观赏植物能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感觉。水生观赏植物的姿态、色彩及清香,加强了水体的空间感和美感,并具有净化水体的生态作用。如北京翠  相似文献   
60.
李冰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4):107-109
目前在国内工业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人们普遍对此还比较陌生,许多国内学者在研究工业旅游时,往往只侧重于讨论它如何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对国外工业旅游的研究也多见于一般介绍,或照搬人家的理论和案例,深入调查研究的不多。深圳大学刘会远、李蕾蕾二位老师在《现代城市研究》连载的《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12期文章以及由他们主要撰稿的电视专题片《德国工业旅游》,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德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同时也追溯了德国工业旅游过去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进一步从人文的角度去看待开展工业旅游,深入挖掘工业旅游景点所包含的人文内涵,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德国有关工业景观所承载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