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558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216篇
地球物理   391篇
地质学   472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2年   5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2篇
  1930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地磁日变观测数据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在磁力测量过程中,地磁日变观测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改正磁力测量实施过程中地磁场短期变化的基础。测量成果质量的优劣与地磁日变观测站原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一套地磁日变数据改正公式,同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892.
南极长城湾潮间带叶绿素a的分布及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1992年12月 ̄1993年3月南极长城湾潮间带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了潮间带叶绿素a含量日变化、昼夜变化,退、涨潮时的差异以及不同现场和桶内样品昼夜变化的比较。结果表明:潮间带叶绿素a含量的日变化差异较大,其变化幅度不同,没有规律性。昼夜变化中白天比晚上的叶绿素a含量高,且变化幅度大。不同地点现场取样比桶内取样测得叶绿素a含量明显较高,波动大,变化趋势亦不同,说明影响浮植物植物现存量的  相似文献   
893.
894.
2007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95.
朱瑾 《海洋世界》2007,(4):22-27
自1860年开始应用气象仪器观测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6℃。2006—2007年冬季我国全国平均气温为-2.4℃,较常年-4.3℃偏高1.9℃,仅次于1998—1999年冬季的-2.3℃,为自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值。  相似文献   
896.
《地理教学》2007,(5):44-45
受到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市区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整个冬季平均气温为8.1℃,比30年常年气温要高出2.6℃,为1873年上海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的最高冬季平均气温纪录。上海市气候中心主任雷小途昨天表示,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已经有90%的确定性了,目前全球中高纬度变暖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97.
青海纳日贡玛斑岩铜(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日贡玛斑岩铜矿,矿体主要赋存在喜山期花岗斑岩体中.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从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898.
利用广东省6个站点47 a的日雨量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各站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根据降雨侵蚀力峰值在年内出现的次数,可以分为单峰型和双峰型。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非常集中,连续3个月的降雨侵蚀力平均占全年侵蚀力的一半以上,越靠近沿海的站点侵蚀力的集中度越高。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集中度的分布规律一致,但与降雨量相比,降雨侵蚀力的分布更加集中。各站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倾向率均大于零,说明自1954年以来,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降雨侵蚀力的增幅远远大于降雨量的增幅。但降雨侵蚀力倾向率的年内分布却是正负皆有。  相似文献   
899.
对比分析了25 a (1973~1998年)的日长(Length of day, 以下简称LOD)、大气环流及月球相位随时间的变化. 发现伴随着月球相位的交替变化, 地球大气的纬向风速场、地球位势高度场及LOD作27.3及13.6 d的周期振荡. 每5~9 d (平均6.8 d), 随着月球视赤纬角从0°变为最大值(绝对值)或从最大值变为0°, 全球纬向风速场、地球位势高度场及LOD经历一次突然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大气振荡, 被视为一种大气潮. 对比月球视赤纬角变化及与其对应的LOD、大气纬向风速场及地球位势高度场变化, 分析了10个大气潮个例. 月球对地球大气引潮力作用的周期变化, 是引发27.3及13.6 d周期大气潮的主要原因. 月球对地球大气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引起大气纬向风速场及地球位势高度场的变化. 当月球围绕地球运转至天赤道上空时, 月球视赤纬角等于0°, 这时月球对大气的引潮力最大, 大气的纬向风速增加,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减小, 日长(LOD)增加. 反之, 当月球视赤纬角最大(绝对值), 月球对大气的引潮力减小, 大气纬向风速减小,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增加, LOD减小. 27.3及13.6 d周期的大气潮值得更深入地研究. 月球对地球大气的引潮力作用, 应该在大气环流及中短期天气预报模式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00.
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利用青海湖流域内刚察气象站1958~2001年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流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降水量P≤5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已从1960s的130.8 mm/a减少为1990s的116.2 mm/a,而P≥20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已从29.7 mm/a增加为36.9 mm/a;连续无降水最长天数由1960s的32 d/a增加为1990s的45 d/a,至少10 d连续无降水总天数由103 d/a增加为145 d/a.逐年平均温度40 a来明显升高,已从1960s的-0.7℃升至1990s的0.1℃,且与逐年极端低温升高有较好相关性.1990s与1960s的同日平均气温相比,已有261 d变暖(占年天数的71.2%),且主要发生在冬季.这种气候变化特征对流域内的青海湖水位和河川径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