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9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536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070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584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200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2年   5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31.
中国大陆降水日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文章概述了中国大陆降水日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出了中国大陆降水日变化的整体图像,指出目前数值模式模拟降水日变化的局限性,为及时了解和掌握降水日变化研究进展、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进行降水预报服务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和参考。现有研究表明:(1)中国大陆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区域特征明显。在夏季,东南和东北地区的降水日峰值主要集中在下午;西南地区多在午夜达到降水峰值;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降水多出现在清晨;中东部地区清晨、午后双峰并存;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是下午和午夜峰值并存。(2)降水日变化存在季节差异和季节内演变。冷季降水日峰值时刻的区域差异较暖季明显减小,在冷季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清晨峰值;中东部地区暖季降水日变化随季风雨带的南北进退表现出清晰的季节内演变,季风活跃(间断)期的日降水峰值多发生在清晨(下午)。(3)持续性降水和局地短时降水的云结构特性以及降水日峰值出现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持续性降水以层状云特性为主,地表降水和降水廓线的峰值大多位于午夜后至清晨;短时降水以对流降水为主,峰值时间则多出现在下午至午夜前。(4)降水日变化涉及不同尺度的山-谷风、海-陆风和大气环流的综合影响,涉及复杂的云雨形成和演变过程,对流层低层环流日变化对降水日变化的区域差异亦有重要影响。(5)目前数值模式对中国降水日变化的模拟能力有限,且模拟结果具有很强的模式依赖性,仅仅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并不能总是达到改善模拟结果的目的,关键是要减少存在于降水相关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32.
珊瑚与虫黄藻的共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特征,虫黄藻光合作用效率直接决定着珊瑚的健康状况。本研究对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礁坪上5种典型珊瑚(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标准蜂巢珊瑚Favia speciosa、多弯角蜂巢珊瑚Goniastrea favulus和伞房鹿角珊瑚Acropora corymbosa)共生藻的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进行了连续5日的现场监测,并同时监测了该海域的7种环境参数(温度、盐度、溶解氧、pH、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辐射和潮位),旨在探索鹿回头海域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效率和各环境参数都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但共生藻光合作用效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所调控,其次是温度和潮位变化。澄黄滨珊瑚的共生藻光合作用最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3.
利用2004年5月"实验3"号船在南海南部陆架区观测站(109°40′E,06°05′N)连续48h观测得到的温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浓度数据,分析了观测点的叶绿素和溶解氧的垂向分布、日变化特征及其同水温和盐度等物理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溶解氧垂向分布与温度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盐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溶解氧和叶绿素的日变化与温度和盐度的相关性则不显著,跃层深度和海流等对溶解氧的日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34.
正三、羿射九日话气候山西屯留县西北的三嵕山,传说是羿弯弓射日之处,当地建有羿祠,后改名为三嵕庙。如今屯留县城外建起羿射九日之城雕,以纪念为民造福的天神。传说中,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天气太热,太干旱,人们无法生存下去,羿举弓射日,把多余的九个太阳都射落了,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上。这样人们才过上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射日之举,当然是人们的臆想。而射日之因,却是天  相似文献   
935.
华北速览     
正北京张家湾试验场添4眼多层监测井近日,水环地调中心在北京张家湾示踪试验场成功实施了4眼多层监测井,并重点对多层监测井止水效果检验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此次实施的4眼监测井包括3眼连续多通道多层监测井和1眼巢式监测井。  相似文献   
936.
郝辉  董欣  张晟南 《国土资源》2014,(7):F0002-F0002
正为迎接第24个全国"土地日",辽宁省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与往年相比,今年辽宁的"土地日"活动注重贴近农民,各市(县)举办的多场文艺演出都将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意识贯穿其中,所有演出人员均来自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及农民,不但拉近了国土资源工作人员与村民百姓间的距离,也为今后土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宣  相似文献   
937.
正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今土地利用方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再次强调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时代要义。而新近发布的我国首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也正中这一要义,在充分吸收地方节约集约用地经验的基础上,与现行法律法规相衔接,将现有制度成果提升到规章层面。  相似文献   
938.
《青海国土经略》2014,(3):43-43
正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宣传主题,这是自设立全国土地日24年来第八次将"节约"或"集约"写入主题。可以说,节约集约已成为最能诠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要义的社会共识。然而,时代背景不一样,对节  相似文献   
939.
正根据工作安排,5月29日至30日,省国土资源厅对全省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人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执法业务培训。各州市、县国土局负责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业务骨干、执法监察局和执法总队、支队全体人员,近150名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班。  相似文献   
940.
近48年西南地区降水量和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0-2007年西南地区97个观测站点的日降水量资料,研究分析了西南地区年、季节的降水量和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降水量分布整体呈"东多西少"的分布形态,高值区位于四川盆地的雅安地区和滇西南区,且这两个地区也是四季中降水最多的。年雨日、春季雨日和秋季雨日呈东北—西南向的"偏少—偏多—偏少"型分布,夏季雨日呈"西多东少"型分布,冬季与夏季分布相反。近48年西南地区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弱的减少趋势,春、冬季的降水量呈增多趋势,而夏、秋季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且夏季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准16年周期变化。雨日的季节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类似,夏季雨日呈明显的准17年周期变化。另外,中雨日和小雨日呈明显减少趋势,但暴雨日、大雨日均呈增加趋势,极端降水天气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