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71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鞍山夏季旱涝等级与暴雨次数的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鞍山近50a夏季降水资料,分析了鞍山夏季旱涝等级与暴雨次数的关系,指出暴雨是影响夏季旱涝的主要因素,并利用ARMA(p,q)模型对1991~2002年鞍山暴雨次数进行试报检验。  相似文献   
992.
以T213资料与暴雨实况对照分析,采用聚类分型、逐级判别的方法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汛期暴雨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系统,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马林 《青海气象》2004,(4):2-8,17
利用40年(1961-2000年)的海温资料和同期NCEP/NCAR资料以及高原51个测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赤道东太平洋平均海温异常变冷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这种相关影响下高原平均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冷(SSTA≤-0.4℃)时,海温变化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些相关不但影响到高原高度场,还影响到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使高原500hPa气象场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又与高原东部地区表征旱涝状况的Z指数的时空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文中具体分析了海温异常变冷后,其第6个月的海温与同期高原500hPa高度呈反相关(此时的相关程度最大,达到-9l%)时,高原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变化状况以及与之对应的z指数的分布情况,发现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增大及气流动能减小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雨涝(多雨)的几率较大;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减小及气流动能增大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干旱(少雨)的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994.
利用1966~2001年淇县观测资料,分析了影响汛期降水的因子,并利用冬季气温、春季降水及1月上旬平均气压等因子,建立了淇县汛期旱涝趋势预测模型.该模型对2002和2003年汛期降水趋势试报,结果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ENSO事件资料,结合吕梁地区1957年至2000年汛期(6月至8月)降水资料,分析了ENSO事件影响年的汛期降水特征,得出了ENSO事件起始季节、强度、持续时间与吕梁汛期降水的关系是密切的。  相似文献   
996.
拉萨旱涝说     
徐近之 《气象学报》1937,13(1):24-38
西极遐荒,为世瞩目,拉萨测候,弹指两年,所址虽未如理想,记载之价值已彰;客岁情形,仆尝揭其大要,昭告邦人君子矣。惟是记载时浅,所见不过一斑,加以他无文献可徵,立论流於武断,势所不免,今岁一切,回异乎是;幸羁旅之身犹在,躬自得之,疑窦可去。於二年极短之时间,发如此其大之隐谜,谓非时曾而何。旱欤涝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广东境内分布较均匀的20个测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E1Nino事件与广东各区域夏季(本文指5—8月,下同)降水的关系,以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南海海温的变化对广东夏季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E1Nino事件与广东各区域历史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把广东看为一个整体,E1Nino事件与其夏季旱涝关系不明显。但把广东划分为西北部、东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则在E1Nino事件当年,西北部偏旱,西南部偏涝;在E1Nino事件次年,西北部偏涝,西南部偏旱;而东北部及中部在E1Nino事件当年和次年雨量均偏多,但当年比次年的偏多率大。  相似文献   
998.
福建伏旱期旱涝与海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取全省25个代表站1961—2000年7月降水资料和北太平洋海温月平均资料为素材,首先标定典型早涝年例,其次对比分析典型早涝年例的海温场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关系。初步结论有:(1)黑潮区海域海温偏高(偏低)、太平洋中东部赤道附近海域海温偏低(偏高)时,福建伏早期易于发生干旱(洪涝);(2)ENSO冷(暖)事件影响年时福建伏早期易早(涝)。  相似文献   
999.
1000.
唐佑民 《海洋学报》1993,15(5):50-59
本文首先利用交叉相关场的EOF分解,考查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夏季降水和太平洋海温遥相关关键区的季节演变。然后分别就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旱、涝年份对应的前期和同期季节海温进行复自然正交函数(CEOF)的合成分析,得到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旱、涝时太平洋海温振幅分布和传播结构的季节演变。并根据这些异常特征,讨论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长期预报。最后,利用非参数跃变检验诊断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跃变,并讨论了与太平洋海温季节跃变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