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676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14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3篇
  1936年   8篇
  1935年   4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商丘国家观象台1954--2005年月报表中挑取的符合暴雨日条件的142个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商丘暴雨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频发于7、8月份;暴雨日年平均2.73个;日暴雨量最大(193.3mm)不超过200mm;最长连续暴雨日数不超过2日;连续暴雨日降水量累计(223.9mm)不超过250mm;1h最大降水量不超过70mm。暴雨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后暴雨日出现较晚,60--90年代的暴雨日数递减,90年代后有增加趋势;大暴雨日数自60年代起有逐步增加趋势。暴雨日对月、年降水量有显著贡献,4—9月暴雨日对月降水量的贡献很大,且从4月到7月暴雨目的贡献呈递增趋势。一年内暴雨日出现5次时,当年的年雨量为偏多年份。  相似文献   
102.
西北地区3-9月降水量与ENSO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0-2005年全球陆地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3-9月平均降水量(Rm)与ENSO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当年(次年)西北地区Rm偏少(偏多)的关系依然稳定存在,并且随着全球增暖,该关系表现得更稳定.西北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东部是同纬度带主要干旱半干旱区中Rm与ENSO联系最紧密、最稳定的区域.北半球主要干旱半干旱区中,厄尔尼诺当年Rm偏少,次年Rm偏多的关系仅存在于中国北部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厄尔尼诺事件当年(次年)Rm偏少(偏多),我国西北地区西部38°N以南厄尔尼诺事件当年(次年)Rm偏多(偏少),存在着明显的东西部差异.  相似文献   
103.
Recent Progress in the Impac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Climate in China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Studies of the impa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P) on climate in China in the last four years are reviewed. It is reported that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P have increased during recent decades. From satellite data analysi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most of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P is from deep convection clouds. Moreover, the huge TP mechanical forcing and extraordinary elevated thermal forcing impose remarkable impacts upon local circulation and global climate. In winter and spring, stream flow is deflected by a large obstacle and appears as an asymmetric dipole, making East Asia much colder than mid Asia in winter and forming persistent rainfall in late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over South China. In late spring, TP heating contributes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and the abrupt seasonal transition of the surrounding circulations. In summer, TP he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P air pump cause the deviating stream field to resemble a cyclonic spiral, converging towards and rising over the TP. Therefore, the prominent Asian monsoon climate over East Asia and the dry climate over mid Asia in summer are forced by both TP local forcing and Eurasian continental forcing.
Due to the longer memory of snow and soil moisture, the TP thermal status both in summer and in late winter and spring can influence the variation of Eastern Asian summer rainfall. A combined index using both snow cover over the TP and the ENSO index in winter shows a better seasonal forecast.
On the other hand, strong sensible heat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pring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anchor the earliest Asian monsoon being over the eastern Bay of Bengal (BOB) and the western Indochina peninsula. Qual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BOB monsoon onset was attempted by using the sign of merid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March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r at 400 hPa over the TP.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by a numerical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study that the heating over the TP lea  相似文献   
104.
1气候概况1.1气温夏季全区平均气温在16.4℃(图里河)~27.0℃(拐子湖)之间,与常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全区大部地区偏高到异常偏高,距平在1~4℃之间,其中呼伦贝尔市西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距平最大为3~4℃。1.2降水夏季全区降水量在20mm(额济纳)~383mm(青龙山)之间,降水主要集中在鄂  相似文献   
105.
赵佩红 《广东气象》2007,29(B12):9-10
利用广东新会1957~2006年月降水资料,分析了月降水偏多(少)或异常与前期月降水偏多(少)或异常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二项分布对预报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会部分月份降水出现正(负)距平或异常与前期月降水存在对应关系,从而得到对新会月降水预报、特别是月降水异常的小概率事件预报有实用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06.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 华南黄淮暴雨成灾——2007年8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增海 《气象》2007,33(11):118-123
2007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5℃,比常年同期偏高1.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其中,北京、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为历史同期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0.0mm,较常年同期(103.3mm)略偏多;其中福建、山东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三多。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6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5.6个)略偏多;  相似文献   
107.
王超 《气象》2007,33(12):121-125
2007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8℃,较常年同期(16.O℃)偏高0.8℃。其中,北京9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河北、内蒙古、辽宁为次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7.9mm,接近常年同期(66.2mm)。月内,强台风韦帕登陆浙江,浙苏闽鲁等地受灾;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干旱持续发展;云南、广西等地遭受局地暴雨洪涝灾害;北方部分地区遭受初霜冻灾害;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08.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广西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8—200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2003—2005年国家气候中心的动力延伸预报产品, 运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 (EOF) 求取预报关键区内的空间特征向量及其时间系数, 结合相似离度方法查找与预报月份相似的个例, 进而作出广西月降水量预报。独立样本试验证明, 利用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制作的区域月降水预报比利用前期实况高度距平场相关区域制作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9.
董林 《气象》2007,33(8):118-123
2007年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7.1℃,比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7mm,较常年同期(67.0mm)略偏少.5月上中旬,西北东部、华北、黄淮温高雨少,干旱严重,下旬出现有效降水,旱区旱情得到缓解;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或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北方地区出现6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00-2006年同期偏多;5月下旬,华北、黄淮出现今年以来范围最大的一次高温天气.今年第二号(0702号)强台风玉兔于5月17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但对我国近海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王有民 《气象》2007,33(8):124-125
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7.1℃,比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其中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区域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7mm,较常年同期(67.0mm)略偏少.上中旬,西北东部、华北、黄淮温高雨少,干旱严重,下旬出现有效降水,旱情得到缓解.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或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北方地区出现6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00-2006年同期偏多.下旬,华北、黄淮出现今年以来范围最大的一次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