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1409篇
海洋学   47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系统测定了陕西洛川黑木沟黄土/古土壤的总有机碳及其主要组分(稳定有机碳、矿物保护有机碳和化学稳定有机碳)的含量,并对总有机碳与粘粒含量及粘土矿物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层古土壤的总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下伏的黄土层(S4例外),而稳定有机碳、矿物保护有机碳以及化学稳定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在黄土与古土壤之间无明显差异;(2)黄土和古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分别是140~250 ka和330~410ka;(3)总有机碳和化学稳定有机碳与粘粒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和0.54),它们与粉粒和细砂粒的相关性较差,这说明粘粒是土壤固定有机碳的重要组分;(4)高岭石与总有机碳和化学稳定有机碳的相关性比较明显(r分别为0.74和0.61),伊利石和蒙脱石与它们不相关或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992.
燃烧形成的黑碳粒子进入大气中可影响辐射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沉降在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环境中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前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了黑碳的定义及排放、沉降、降解过程,并总结了其在现在及过去环境和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与研究意义。黑碳是全球惰性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慢速碳循环中发挥潜在作用。因其具有很强的吸光特性,它在区域气候变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沉降在不同地质载体中的黑碳难以降解,可以保存几百万年,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海洋沉积物过去数百万年的黑碳记录指示了天然火的演化信息,晚第四纪黄土剖面黑碳也指示了天然火的变化信息,最近千年的湖泊和冰芯黑碳记录既反映了天然火的信息,也指示人类活动的信号。未来黑碳研究应进一步关注标准测量方法,以真正理解黑碳在全球气候与环境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套不同于传统工艺的有机化膨润土制备方法,并首次采用COD(化学需氧量)与XRD(X射线衍射)双重指标衡量有机化膨润土的合成效果。COD测试表明,选择合适的改性剂种类和用量,是制备废水处理用有机化膨润土的两个前提。XRD分析说明,新工艺制备的有机化膨润土中蒙脱石的d001明显增大,有机改性剂长链分子已经插入蒙脱石矿物层间,合成效果良好。新的有机化膨润土合成工艺省去了过滤、洗涤、烘干、粉碎等步骤,能耗大大降低,成本优势明显,能够有力地促进有机化膨润土在废水处理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994.
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有机碳迁移与沉积通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405件,根系土305件,对采集的原水进行过滤和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210Pb1、37Cs、粘土矿物、磁化率、反射光谱、粒度的测试结果,开展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通量、流域内有机质迁移方式及扎龙湿地沉积速率等研究,认为:本区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土壤质地;乌裕尔河流域每年主要以溶解形式在水体中长距离迁移的方式向扎龙湿地输入有机碳,其总量估计为2.91×106kg;扎龙湿地每年沉积的有机碳总量估算为2.71×106kg,近几年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4 g/(cm2.a)。根据本区的有机碳循环数据分析,乌裕尔河流域的侵蚀土壤最终进入扎龙湿地进行沉积,属于碳汇的范畴。研究结果对于查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汇/源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探讨了河西走廊石羊河终端湖泊--猪野泽晚冰期以来沉积物总有机碳(TOC)、碳氮比(C/N)、有机碳同位素(δ13C)三种有机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猪野泽QTH01剖面沉积物TOC指标主要代表湖泊及流域的植被初级生产力;C/N值受到周围区域表土C/N值和沉积物成岩过程的双重影响,总体较低,并不能直...  相似文献   
996.
ΔlgR测井源岩评价方法的改进及其在松辽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进新的测井源岩评价技术△lgR基线表达式(记为△lgR'基线),实现△lgR测井源岩分析的全自动化.测井源岩评价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源岩的研究表明:△lgR'基线在青山口组差异小,均值约为2.4,与青山口组时期稳定的湖相沉积环境是相符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ω(TOC))与△lgR的关系系数α并非严格对应的关...  相似文献   
997.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98.
李宁  王江涛 《海洋科学》2011,35(8):5-10
根据2010年4月在东海北部近岸的调查,分析了研究海域溶解无机碳(DIC)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分别对DIC、DOC与温度、盐度、表观耗氧量等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春季研究海域表、底层DIC平均含量分别为24.54mg/L和25.03mg/L,平面分布趋势均为近岸高于远岸,象山口附近...  相似文献   
999.
张会领  蒲晓强  覃嘉铭 《热带地理》2011,31(3):231-236,256
利用总碳分析仪对云南寻甸仙人洞1号石笋(编号XR1)有机碳含量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总碳分析仪分析石笋有机碳的方法,并利用寻甸仙人洞XR1有机碳分析结果重建了寻甸地区全新世中期有机碳气候变化模式,其与XR1石笋的氧同位素气候变化模式结果一致.通过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氧碳同位素和石笋沉积速率的对比,发现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  相似文献   
1000.
揭示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特征及其与碳释放的关系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艾比湖湿地不同生境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厌氧条件下碳分解过程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土壤DOC、MBC和EOC含量分别为43.41~151.30 mg.kg-1、8.23~417.83 mg.kg-1、69.63~2376.08 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81.18 mg.kg-1、112.20mg.kg-1、768.59 mg.kg-1,变异系数为40.8%、91.9%和88.0%;2)不同组分土壤活性有机碳之间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3)土壤氮含量和黏粒含量是影响DOC、MBC和EOC的重要因子;4)土壤EOC是指示不同生境土壤厌氧条件下碳分解潜力的主要碳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