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解决强震破坏范围广带来的跨区域应急救援问题,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基于强震情景构建的方法,开展强震后跨区域协同应急需求、内容、任务、机制、保障措施等研究。假定京津冀交界地区发生7.8级强震,其地震参数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一致,基于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道路堵塞等情景分析模型,分析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破坏情况,提出震后京津冀地区跨区域协同应急应对需求与任务,构建了应急协同体系分层模型,从应急指挥、应急通信、救援队伍、转移安置、工程抢险、交通管制、医疗防疫和社会治安协同等方面提出了应急协同机制内容与方法。引入了“目标-行动-反馈-调整”质量管理循环模型,构建了京津冀地区跨区域地震应急协同流程,对强震巨灾现场救援行动进行有效管理,提升跨区域地震救援工作的规范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京津冀地区跨区域协同应急机制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2.
江维薇  杨楠  肖衡林 《湖泊科学》2023,35(2):564-576
近年来,我国西南流域陆续建成多座梯级高坝大库工程,随之形成的大面积水库消落带面临着植物恢复等问题,能否借鉴三峡库区消落带已有的大量植物修复成果和经验尚缺乏科学依据。通过对2021年出露期三峡库区和西南库区消落带现存植物进行调查,采用淹水时间统一划分淹水梯度带,淹水时间7个月及以上为重度淹水区(S)、淹水时间为5~6个月为中度淹水区(M)和淹水时间4个月及以下为轻度淹水区(L),定量比较了三峡库区和西南库区消落带沿各淹水梯度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探讨了水库消落带物种组成的驱动因子、植物群落构建策略以及多样性维持机制等。结果显示,三峡库区消落带共发现维管束植物20科36属36种,西南库区消落带共发现维管束植物21科41属45种,二者物种组成的Jaccard、Sorensen相似性系数分别为30.65%、46.91%,均以一年生为主要生活型、菊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相似的淹水时间可能是导致二者物种组成相似的主要因素;西南库区消落带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整体优于三峡库区消落带,二者物种...  相似文献   
83.
数据库系统承担所有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任务,是海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它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管理、分析的准确性,其数据结构是否合理影响到整个运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的成效和费用。提出了构建海洋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并简要讨论了建库时所涉及的问题和建库后的管理维护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4.
张忠斌 《吉林地质》2020,39(1):100-103
在基于ArcGIS模型处理1∶5000专题地理信息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批量面擦除、批量数据整合和裁切、数据属性一致性检查、数据格式转换到外业调绘平板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利用ArcGIS模型构建器对专题地理数据处理程序进行了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主要程序的关键技术和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5.
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对于提升地震巨灾应急能力、保障震后救灾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管理新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应急协同主体多、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应对复杂多变巨灾事件的能力,但仍在跨区域应急的指挥权归属、深度协同、应急协同研究的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在诠释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剖析新体制下京津冀三地由于地域空间临近性、生命线工程依存性、经济发展一体性所共同面临的地震巨灾应急协同需求,梳理京津冀地震应急协同机制构建中上述三个关键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重点强调并展示了情景构建方法“风险-情景-任务-需求-协同”研究框架对化解关键性问题的重要性,可有效克服以往依靠部门间磨合缓慢提升协调和救援效果的弊端,提升未来地震巨灾应急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国家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86.
在分析遥感信息服务的领域特征及其概念的事件名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框架语义学理论,提出了基于事件框架提取遥感信息服务概念的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构建遥感信息服务分类本体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圆弧如何转换为折线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基于Model Builder,实现了圆弧转折线的自动化操作,解决了人工进行圆弧转折线费时费力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圆弧转折线的效率。该方法不同于只能用程序语言实现圆弧折线化的技术研究,不擅长程序二次开发的技术人员可以快速掌握,还可以为同行提供相关技术方法借鉴,以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同类难题。  相似文献   
88.
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计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震波场中,初至波到时信息由于初至震相可追踪、易识别性,在地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广泛地应用于叠前偏移、叠前速度分析、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及地震定位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初至波走时的方法:(1)基于高频近似射线理论方法,如最短路径方法(SPM),及修正后的最短路径方法(MSPM);(2)基于程函方程的数值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方法(FD)、快速推进法(FMM)和快速扫描法(FSM);(3)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波前构建法(WFC);(4)基于频率域波动方程数值解法(FWQ).最短路径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但其需要采用更多的网格节点,因此计算效率低;程函方程数值解法无需计算射线路径,具有计算效率高、稳定性较好、易于实现等优势,但其计算精度较低,可以通过引入高阶差分格式得到提高;波前构建法计算精度高,稳定性好,但其需要在射线网格和规则网格之间做网格转换,因此计算效率较低;频率域波动方程方法能适应任意复杂介质,但其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89.
绥化市全力推进以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和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市场化运营工作,地产收益明显增加。截至6月底,全市地产综合收益10757.7万元,“两金”收益10711.9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8%。其中市本级招拍挂出让土地4幅,面积12.35公顷,收取土地总价款2510万元;收购土地3幅,面积25.99公顷,土地总价值7800万元。分别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90.
GIS Web Services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 Web Services是Web GIS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引起了Web GIS实现体系的变革,解决了以往Web GIS技术的种种问题的限制,推动了GIS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Web Services的模型,并对GIS Web Senrices应用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分析了GIS Web Services目前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