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闽江流域主要地类变化及其若干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对流域内“土地利用-环境效应-体制响应”反馈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建设用地、林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趋于减少,湿地面积显著减少。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使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流失程度加重。对此,宏观政策的调控使得人口增长幅度下降,建设用地增长较大,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林种结构产生变化,耕地被占用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保护了耕地。  相似文献   
92.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与植被适宜度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树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及蒸散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人工固沙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水分状况随着树龄增大和栽植密度的加大而不断恶化,流动沙丘和天然植被区土壤水分状况优于人工植被区;蒸散量与同期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1m×1m密度4年生植被区和2m×2m密度成龄植被区土壤含水量高于凋萎湿度,生长末期土壤贮水量有较多节余,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建议小叶锦鸡儿固沙林幼年期采用1m×1m密植,其后通过间伐,成龄期保持2m×2m密度,为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以及2000年京津地区的沙尘暴,使得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更加重视。为了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恢复植被,一些耕地就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哪些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这些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如何?为此,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包括4个步骤。首先,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坡度、坡向、植被指数、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并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其次,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确定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最后,利用降雨数据进一步分别确定退耕还林或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4.
赣东林地专家分类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遥感技术在解决森林调查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通过对赣东地区林地和农作物分布地区的光谱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适合于该地区的林地专家知识分类,模型自动提取和统计了各类林地的面积与森林覆盖率。与人工调查相比,该方法精度高且省时省力。其精度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95.
鹤山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对鹤山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的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储量存在差异。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 ,无论林地果园还是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在同一深度不同土地利用下有机碳含量比较一般为 :林地 >果园 >草地。全氮的变化趋势也与有机碳一样 ,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 ,C N比为 10左右 ,其变化的幅度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有如下结果 :林地为 12 5 .82t·hm- 2 ;果园为 74 .6 6t·hm- 2 ;草地为88.5 3t·hm- 2 。据此认为 ,植树造林及森林保护是缓解大气CO2 浓度上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6.
对局地相似性理论在“粗糙副层”范围的林地及在塔层范围的林木湿地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二阶或更高阶的统计参数,局地相似性理论在林地及林木湿地是有效的。无量纲速度、垂直速度三阶矩、温度、湿度仅是无量纲长度ζ=z-d/L1的函数。其中,在对σT/T*l的分析中发现,σT/T*l按感热通量分层明显,感热通量大的数据点能更好地符合相似性关系。类似地,潜热通量大的数据点σT/T*l相似性关系也很好。  相似文献   
97.
气候与地表覆被变化对梭磨河流域水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分析了1960~1990年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及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30年来,流域降水有所增加,有林地面积1957~1974年大幅下降,以后有所回升。有林地每公顷蓄积量由1957年的423m^3下降到1998年的177m^3,40年来林地质量不断下降,流域水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年均流量自1972年以来不断上升,洪水频率、洪峰流量和土壤侵蚀模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8.
当前林地提取的方式主要是选择样本通过监督或半监督进行的,效率较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多特征的HSV变换高光谱影像林地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影像进行相关校正处理,然后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主成分分析(PCA)得到合成影像,最后利用HSV变换通过设置色彩值范围对影像进行色彩分割提取林地信息.结果显示,使用本文方法对高光谱林地的提取精度可以达到96.29%,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农田防护林网要林地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芳  杨戈 《中国沙漠》1997,17(3):295-300
通过1992-1994年的定位观测,对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护田林、护渠林林地含水量和林木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平均耗水量:护田林是154.40mm,护渠林内侧2995.92mm,护渠林外侧1514.75mm。护田林带的土壤含水量在0-150cm层内变化,以下为稳定层,而护渠林深层渗漏严重,可穿透3m土层。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是护渠林内侧〉护渠林外侧〉护田林,但护田林若遇丰水年份,则胸径和材积猛增,  相似文献   
100.
近35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麟  祝萍  肖桐  曹巍  巩国丽 《地理科学》2018,38(4):600-609
通过分析三北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量变化,进而评价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① 近35 a,三北工程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半干旱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在前20 a持续增加,近15 a则呈现先下降而后略微增加趋势。②土壤风蚀模数持续减少,近15 a减幅远高于前20 a,沙地、草地、其它类型转林地或转草地区域的减幅尤为明显。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呈上升态势,干旱荒漠区增幅显著。草地和沙地为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总量贡献了71%,且转草地区域的贡献高于转林地区域。③ 考虑到植被好转同时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风场减弱为主的气候变化导致土壤风蚀力减弱与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介于85%~89%和11%~1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