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德令哈地区枸杞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德令哈地区1973—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参照枸杞的植物学特性,采取统计分析学方法,对该地区枸杞种植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得出:德令哈地区年总辐射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且在枸杞生长期雨热同季,气候条件利于枸杞开花、结实、成熟,在德令哈地区种植枸杞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2.
试用模糊数学中的二阶评判法对诺木洪地区枸杞生育期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量化分析,并做出模糊评价。得出该地枸杞的农业气候条件在芽开放期至展叶盛期配置最佳,农业气候资源量最为丰富,占全生育期量的34.7%;而展叶盛期至开花盛期的气候条件配置极不适宜,对开花十分不利。有关结论为合理利用其农业气象条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宁夏枸杞的道地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业新  李新虎 《地球学报》2003,24(2):193-196
宁夏是宁夏枸杞唯一的道地性产地。本文从地学的角度,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宁夏枸杞内在品质、影响宁夏枸杞的地球化学元素、影响宁夏枸杞品质的土壤地质背景条件等3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其道地性的原因,从而揭示了宁夏枸杞的道地性。  相似文献   
24.
宁夏枸杞气候区划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2000-2001年全国北方地区的100余份枸杞样品和土壤样品,结合当地采样期间的气象资料和宁夏各地枸杞试验资料和历史产量资料所确定的一系列影响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农业气象指标,从1∶25万数字地图上转换出250 m×250 m格距的经纬度和数字高程资料,利用改进的小气候细网格订正推算方法,推算了宁夏气温稳定通过10 ℃期间的热量资源、光照资源分布;利用3点平滑推算了气温稳定通过10 ℃期间全区的降水量分布及关键时段平均温度场,根据枸杞的指标进行了细网格区划,从产量和品质两个方面得到了详细分区.  相似文献   
25.
不同盐碱环境中宁夏枸杞叶生理特征和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调查了生长在不同盐碱地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生理特征。研究发现,次生盐碱地对枸杞的影响要大于原生盐碱地,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和核酸均表现为生长在次生盐碱地的枸杞体内含量高,但在幼株和成年植株体内的变化各不相同。可溶性蛋白凝胶电泳显示,对不同年龄的植株在同样的生境中谱带条数和着色深浅基本一样,但不同生境中有两条谱带的着色深浅有明显的不同。分析表明,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蛋白质代谢的这种变化可能是植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有利于植物抵抗盐胁迫的伤害。RAPD分析表明宁夏枸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在代谢发生了变化后,其遗传物质DNA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26.
目的:考察枸杞西洋参配伍的急性毒性及其增强免疫、降血脂、常压耐缺氧和抗疲劳的作用。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实验考察枸杞西洋参配伍的急性毒性作用;通过碳粒廓清指数法、免疫器官重量法、血脂测定法、常压耐缺氧法和负重游泳法分别检测大鼠的免疫功能,碳粒廓清指数,脾、胸腺指数,血脂[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以及常压耐缺氧与抗疲劳的相关指标。结果:枸杞西洋参配伍,在最大给药量为54 g/kg(生药量)时,未见小鼠死亡。转移因子组,枸杞西洋参高、中、低剂量组廓清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0.9%氯化钠注射液组、辛代他汀组及枸杞西洋参高剂量组的TC、TG、LDL-C、HDL-C,中剂量组的TG、HDL-C,低剂量组的HDL-C,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西洋参组,枸杞西洋参高、中、低剂量组存活时间、负重游泳时间,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枸杞西洋参配伍使用的急性毒性较小,具有增强免疫、降血脂、耐缺氧及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摘要:研究分析精河县枸杞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为科学规划枸杞种植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具有实际意义。利用精河县及周边范围内15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插值技术方法,在分析枸杞种植气候生态条件的基础上,筛选出≥10 ℃积温、≥10 ℃日数和≥10 ℃期间降水量作为枸杞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进而对气候要素指标进行栅格化。根据区划指标等级进行重分类,将各气候要素指标图层进行等权重叠加,获得精河县枸杞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精河县枸杞种植区可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分区,最适宜种植区分布在精河县中部海拔400~600 m的带状平原区,该区综合气候条件非常利于枸杞优质高产;适宜种植区分布在沿最适宜种植区两侧海拔250~400 m和海拔600~800 m的中部平原地带,综合气候条件稍逊于最适宜区。建议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内发展枸杞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相似文献   
28.
以3年生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在枸杞展叶期利用人工气候室开展进行低温模拟试验,设置常温(CK)、0℃、-2℃、-4℃、-6℃、-8℃共6个处理温度,每个处理分别持续3h、6h、9h条件下测定枝条叶绿素荧光、相对电导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并观察枸杞枝条、叶片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持续时间的延长,枸杞枝条基础荧光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光能转化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枸杞展叶期当温度在-4℃至-2℃,持续时间3小时内,会出现轻度霜冻。当温度在-4℃至-2℃,持续时间超过3小时或温度在-4℃至-2℃,超过6小时会出现中度霜冻。当温度在-6℃至-4℃,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或低于-6℃,超过3小时会出现重度霜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