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8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522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711篇
地质学   1499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40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胡东生  张华京 《地质学报》2000,74(4):363-370
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选择其腹地系列剖面的沉积物记录进行地层气候学和同位素气候学的研究。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同位素丰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十分吻合,其时间尺度和分辨率也能够互为补偿,在较大范围内覆盖了32ka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化。更为有意义的是,清晰准确地检出新仙女木期气候冷干颤动事件,用同位素丰度变化拟合的降温幅度可达11C;并且识别出“仙女木期”(包括老-中-新仙女木事件)高分辩率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42.
阐述了湖泊取心钻探对于揭示地球古气候变化,预测未来气候演变的重要作用;简述了GLAD800型全球湖泊钻探系统主要参数和性能特点,介绍了该钻探系统从2000年夏季开始至今后几年症状国大盐湖和熊湖、南美洲的的喀喀湖和非洲马拉维湖等大陆科学钻探中的应用计划。  相似文献   
943.
扬子陆块北缘莲沱组是华南新元古代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但其沉积时限、区域对比关系、沉积环境与沉积期古地理存在诸多争论。对大洪山地区莲沱组底部的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凝灰岩样品的形成年龄为798.4±4.5Ma(MSWD=0.40,n=1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莲沱组的沉积时限限定为800~714 Ma,区域上可与板溪群及其相当地层中上部、休宁组、澄江组、开建桥组、武当群和随县群进行对比,为“晋宁造山运动”不整合面之上、南华冰期之下的一套裂谷充填产物,代表了裂谷盆地全面打开,沉积范围快速扩大的充填序列,其主体为冲积扇、河流及滨浅海沉积。莲沱沉积时期,扬子陆块北缘形成了一个向北逐渐变深的裂谷盆地,此时大洪山地区的莲沱组为围绕鄂北古隆起分布的冲积扇沉积,向北则变为以随县群为代表的滨浅海—半深海沉积。  相似文献   
944.
红枫湖、百花湖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湖泊沉积物中磷存在形态,是理解湖泊系统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方面,对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工作中,采用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对红枫-百花尖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剖面变化进行了研究,磷的存在形态包括:吸附态磷(Losely sorbedP)、铁结合态磷(Fe-bound P)、钙结合态磷(Ca-bound P)、矿物晶格中结合力强的残留态磷(Detrial-P)和有机态  相似文献   
945.
古湖泊学研究中的鱼化石埋藏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富 《现代地质》2000,14(3):379-384
鱼化石埋藏学方法在古湖泊环境研究中主要是利用鱼死亡及其骨骼解体和保存的方式 ,去推测湖泊的水文状况、沉积环境、群落结构、鱼类的生活史、死亡方式和保存特征等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取决于对现代湖泊中生物与环境对应关系的观察研究。在鱼化石埋藏学研究中 ,温度是决定鱼化石保存状况的主要因素 ,当水温在 1 5℃以上 ,多数鱼尸体就会因细菌腐解产生的气体而漂浮到水面 ,然后在水面上进一步腐烂 ,最后散落到湖底 ,或者被水流带到近岸区 ,遭受更强烈的破坏 ;当水温在 1 5℃以下时 ,鱼尸体可以保存在水底 ,直至被埋藏 ,在湖下层水氧气充足、有食腐动物生活的条件下 ,也可以被食腐动物破坏  相似文献   
946.
库车盆地的沉积物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芳强  丁勇  王辉 《新疆地质》2000,18(3):252-257
库车盆地的沉积物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把库车盆地的沉积充填大致分为5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沉积充填特征和岩相特征,得出对盆地的沉积特征的概括性认识。其次是分析了沉积物物源特征和各阶段的砂岩骨架矿物成分,阐述了砂岩的岩石瞠特征,并与已知构造背景的砂岩矿物组分进行对比,推测了库车盆地的原岩类型及盆地的性质。  相似文献   
947.
基于GIS的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及现代冰川湖泊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多源多时相的数字遥感影像、地形图和DEM数据,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西藏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流域内近30 a来冰川和湖泊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4-2003年玛旁雍错流域冰川总面积减少了7.27 km2,平均退缩速率0.24 km2·a-1;湖泊总面积减少37.58 km2,平均退缩速率1.25 km2·a-1.多时相的监测表明,冰川在加速退缩,且阳坡冰川的消融速度大于阴坡,坡度陡、面积小的冰川消融比例大于坡度缓、面积较大的冰川;湖泊面积先减少后有所增加,但总面积还是减少了,不少小湖泊消失.分析流域附近气象资料可知,气温上升和降水量减少是玛旁雍错流域内冰川消融与退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8.
江汉平原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汉平原江陵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物岩性、粒度组成、孢粉和有机碳同位素等,分析了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及该区域近9 000 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发现,江陵湖泊沉积物记录了该区湖泊水体逐渐减小直至消亡的过程,气候环境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1)8 900~6 300 a B.P.为水体较深、面积较大的开阔湖阶段,气候暖湿;(2)6 300~4 700 a B.P.为面积较小、水体较浅的潴水湖阶段,气候干旱;(3)4 700~3 400 a B.P.为面积更小、水体更浅的洼地湖阶段,气候偏暖偏湿;(4)3 400~2 500 a B.P.为湖沼泥炭发育阶段,气候暖湿;(5)2 500 a B.P.以来,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化为洪水漫滩堆积,古云梦泽开始萎缩,气候变干。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所记录的区域气候干湿变化与国内邻近区域(特别是鄱阳-洞庭湖区)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恢复区域古降水等气候环境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49.
利用地质异常研究中的证据权重法,选择构造活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厚度、储层级别、储层复杂程度、盖层发育程度、地层水矿化度作为证据层,对中下扬子北缘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有利区带进行了评价。综合本地区石油地质研究成果,认为四川盆地北部、鄂西渝东地区、下扬子部分地区是本区最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950.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滩间山群构造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构造变形分析表明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的早古生代变质火山岩系 -滩间山群在加里东期碰撞造山过程中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 :第一期为垂直造山带的挤压缩短变形 ,形成一系列紧闭褶皱、区域片理和大型韧性剪切带 ;第二期为平行造山带的挤压缩短变形 ,形成区域透入性共轭破劈理或膝折带。这两期变形是柴北缘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的斜向碰撞造山过程中不同阶段变形特征的体现。这种构造型式可能对于认识斜向碰撞造山带的构造动力学的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