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753篇
海洋学   425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以某超大型导管架为例,利用惯性元件/GPS组合系统分别对导管架和驳船在下水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进行测量。当导管架处于水面上时,利用精度较高的GPS测量其运动速度;当导管架入水后,GPS失效,利用惯性元件测量导管架加速度;结合姿态矩阵解算导管架和驳船在下水过程中的运动时历;对比导管架运动的实测和数值计算的结果,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结果显示,采用惯性元件/GPS组合系统可以准确测量出导管架在下水过程中的运动轨迹;数值计算得出的运动幅值略大,原因可能是计算中的阻尼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沿海重大工程在规模上扩大和数量上迅速增加,然而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其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何提高并改善这些工程的防、减灾能力,已成为当今我国特别是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在概述了国内海陆关联工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列举近年发生的典型灾害事件,提出将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作为海陆关联工程防减灾的新模式;通过分析我国海陆关联工程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沿海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亟须实施的对策,即,建议成立综合性的常设机构,研究制订海陆关联工程综合灾害风险的管理政策和法规,加强海洋海岸带灾害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启动重大科研专项等。  相似文献   
993.
The self-organizing map method is applied to satellite-derived sea-level anomaly fields of 1993-2012 to study variations of the Kuroshio intrusion northeast of Taiwan Island. Four major features are revealed, showing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intrusion. In general, the intrusion increases (decreases) with a high (low) sea-level anomaly at the edge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in winter (summer). Open-ocean mesoscale eddies play an additional role in modulat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intrusion. Further analyses are needed to study eddy-Kuroshio interaction dynamics.  相似文献   
994.
Suspended particl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11 stations on the shelf and slope regions of the Chukchi Sea and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 during the fif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summer 2012).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nitrogen (TN) and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The suspended particle concentration varied between 0.56 and 4.01 mg.Ll;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sea ice margin have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s higher in the shelf area (TOC: 9.78%-20.24%; TN: 0.91‰-2.31%), and exhibits heavier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13C: -23.29‰ to -26.33‰ PDB; δ15N: 6.14‰-7.78‰), indicating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is mostly marine in origin with some terrigenous input. In the slope and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s lower (TOC: 8.06%- 8.96%; TN: 0.46%-0.72%), except for one sample (SR15), and has lighter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13C: -26.93‰ to -27.78‰ PDB; δ15N: 4.13‰-4.84‰).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is mostly terrestrially-derived in these regions. The extremely high amount of terrigenous organic matter (TOC: 27.94%; TN: 1.16%; δ13C: -27.43‰ PDB; δ15N: 3.81‰) implies that it was carried by transpolar currents from the East Siberian Sea. Material, including sea ice algae, carried by sea ice are the primary source for particles in the sea ice margins. Sea ice melting release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biomass into the shelf, but a large amount of detrital and clay minerals in the slope and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  相似文献   
995.
吕梁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开展较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竹泉、孙建初等曾进行过调查,但未做系统划分。1958北京地质学院山西实习大队对吕梁山开展全面的1:20万填图,将该区下前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界河口群、吕梁山群、野鸡山群、岔上群、黑茶山群五个群,初步建立了该区前寒武纪地层格架,后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5万填图、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山西省岩石地层》(武铁山等)及本世纪初开展的1:25万填图,逐步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地层格架,即新太古界界河口岩群、古元古界吕梁群、滹沱系岚河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中元古界汉高山群。  相似文献   
996.
夏季南黄海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及锋区生态系的提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2006年夏季综合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南黄海陆架锋的分布以及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锋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现象,提出了锋区生态系的观点.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冷水团边界附近海域存在因潮混合而形成的浅水陆架锋(潮汐锋),其中以长江口东北部至江苏北部外海、山东石岛外海和海州湾外侧的陆架锋最明显,而且与表层冷水区相...  相似文献   
997.
楚科奇海夏季潮流和余流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2008年8月5日至9月7日在楚科奇海布放的一套锚碇潜标观测系统(71°40.024′N,167°58.910′W)获得的海流剖面资料研究了该海区的海流分布特征,重点探讨了潮流的垂向结构、余流剖面特征及海流的斜压性.结果表明:(1)该海域主要分潮为半日潮M1,S2和N2,近日分潮O1,天文分潮MM和MSF,其中以M...  相似文献   
998.
999.
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推动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区域一体化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辽宁海洋与内陆旅游文化产业有很多共同点与互补性,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文章指出辽宁海洋和内陆旅游文化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建议建立辽宁省海陆旅游文化产业集团,提出沿海经济带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内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海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优化旅游线路、围绕主题整合景点,开发系列产品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源与汇的关系是研究海陆相互作用和海平面变化及其沉积响应的钥匙.边缘海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双陆源体系.中国边缘海背靠中国大陆,来自陆地的陆源碎屑物质是主要的物质来源,岛弧侵蚀作用提供的岛源物质是另一个重要的物质来源,二者交替形成的沉积序列是弧后盆地的重要的沉积学特征.陆架沉积物的物源随着海平面的变化发生互换.低位体系域和高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