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0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辽宁省大望海寨岩体钼成矿专属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望海寨岩体位于鞍山—华铜北北东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中部与大石桥—宽甸东西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交汇处,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母花岗岩,是鞍山—华铜构造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对大望海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钼矿成矿专属性,与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岩体特征极为相似,具有形成斑岩型钼矿床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62.
甘肃岷县寨上金钨矿床中钨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寨上矿床属于以金为主、伴生钨的多金属矿床。目前已发现15条钨矿化体,其中主要的6条钨矿体均与金矿体相重合。寨上矿区9处异常中有7处Au、W异常相重合。Au、W元素相伴生存在,局部地区形成金、钨矿化体共生的局面。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极少量黑钨矿。白钨矿也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金与钨关系密切。矿体主要产于碳质板岩、泥质板岩、钙质板岩等较软弱岩性地层。矿脉受控于层间或顺层断裂破碎带。矿区的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低阻高极化异常能较准确的反映矿化带和矿脉的延伸位置。钨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和土壤异常均呈带状低值异常特征,与已知矿带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及勘查实践证明,在该金矿化(带)体中寻找钨矿化体是最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土壤侵蚀模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文富 《贵州地质》2001,18(2):99-106
在典型岩溶区,由于喀斯特的强烈发育,自然条件差,加上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随着遥感(Remote Sensing)技术的飞跃发展,计算机技术有普遍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使土壤侵蚀研究从土壤侵蚀类型、分类、侵蚀地貌、侵蚀模数等定性、定量研究深入到潜在危害的研究阶段。本文是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普定后寨河岩溶流域(普定岩溶野外试验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起适合于岩溶流域使用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并在PAMAP GIS的支持下,探讨了利用遥感信息、GIS自动提取土壤侵蚀因子,最后得到流域实际的土壤侵蚀图、潜在的土壤侵蚀图等一系列图件,为岩溶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4.
在论述后寨岩溶单元流域二元流场结构的基础上,对地表、地下水资源进行了估算,根据水资源量和上、中、下游不同地貌组合类型,采取上游蓄、排,中游蓄、引、提,下游引、提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解决了流域81km2的工、农业用水和普定县城3万余人的饮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65.
在南秦岭西段文县北部三河口地区,古生代浅变质沉积岩系三河口群分布广泛,前人将其划分为桥头组、屯寨组和洋汤寨组。在其中部的屯寨组中首次发现了微古植物化石,计30多个种属,时代确定为晚震旦世,为三河口群的划分与解体提供了新的依据,证实桥头-康县裂陷盆地是南秦岭新元古代裂陷海槽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6.
张旗 《岩石学报》2006,22(12):3079-3084
王希斌等根据铙钹寨岩体恢复的原岩由亏损强烈的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弱亏损的二辉橄榄岩组成以及有豆荚状铬铁矿存在,认为铙钹寨岩体属于大洋岩石圈地幔,是蛇绿岩的成员;并且还根据岩体存在两种地幔橄榄岩组合进一步推断铙钹寨岩体"可能经历了洋内扩张(形成 MOR 型的地幔残余)和洋内俯冲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我们认为,铙钹寨岩体是交代的地幔橄榄岩,它不大可能是蛇绿岩;铙钹寨岩体的特征比较接近大陆岩石圈地慢而非大洋岩石圈地幔;铬铁矿不是判别蛇绿岩的标志;不能根据岩体存在强烈亏损和弱亏损的两种橄榄岩而推断其形成于两种环境。  相似文献   
67.
顺磁共振测年和包裹体在大安寨段成藏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荣才 《矿物岩石》1997,17(4):47-54
本文扼要介绍了顺磁共振(ESR)测年及包裹体等新技术方法在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中的部分应用成果。研究表明,结合次生石英ESR测年和次生石英及方解石中有机包裹体的成因特征综合研究,可为油气藏演化阶段的划分,定年、各阶段成藏特征以及成藏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利用GIS技术分析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的元阳县全福庄中寨1960年开始建寨以来民居分布格局的演变过程,探讨关键因子对民居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民居演变经历了建寨(1960—1963年)、迁入(1964—1975年)、慢速扩展(1976—2005年)和快速扩张(2006—2018年) 4个阶段,分别形成民居分布的单核、双核、双核邻域扩展和多核等空间格局模式,并呈现由集中向随机分布格局演变的特征。(2)影响民居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是地形、距水井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亲缘关系,其中距水井和道路距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而亲缘关系影响的是民居聚集程度。(3)民居演化过程表现为建寨阶段受地形和距水井距离影响,迁入和慢速扩展阶段主要受亲缘关系影响,而快速扩张阶段则主要受距道路距离因子控制。未来在乡村聚落重构和建设中应综合考虑这4个因素,以实现哈尼聚落与梯田遗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卢守卿 《河南地质》2000,18(3):167-172
虎睛石矿床赋存于耀岭河岩组一套基性海底喷发岩系中,受北北西向的一组缓倾斜的构造裂隙控制。本文将矿床划分为个矿体,对其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0.
风暴沉积在川中大安寨段比较发育,对大安寨段风暴沉积的沉积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大安寨段风暴沉积虽然缺乏丘状交错层理,但顶底面构造和层理构造比较发育。综合分析顶底面构造和层理构造特征,总结了大安寨段风暴沉积的理想沉积相序结构,即一个完整的风暴层序从下向上发育:渠模或侵蚀面、砾屑层、粒序层理、波状层理、漂浮介屑段、粉砂屑层和截切或波痕。由于各微相的水动力条件的差异导致风暴沉积层序在各微相中保存的程度不同,在能量较高的滩前、滩核、滩后主要以粒序层为主,滨浅湖主要以粉砂屑层理为主,半深湖发育漂浮状介屑层、波状层理、粉砂屑层理。风暴沉积的研究加深了对大安寨段半深湖灰岩成因的认识,滩前和半深湖相的风暴成因的灰岩的孔隙度相对较好,具有较好的烃源与保存条件,是致密油勘探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