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15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752.
地质、岩相学特征表明胶东晚中生代金矿区矿田体系产出的富钾暗色脉岩是由煌斑岩、安山玢岩和英安玢岩等组成,以富钾高碱、贫钛为特征,属超钾质-钾玄质-高钾钙碱性岩系。岩浆具较高的(^87Sr/^86Sr)i(0.7033-0.7087)、较低的(^143Nd/^144Nd)i(0.5108-0.5125)和δ^18OSMOW,全岩在5.8‰-10.6‰之间、均值为7.1‰的特征,揭示源区性质具洋壳为主的板块俯冲过程提供的以H2O为主流体交代大陆岩石圈地幔而形成的富集地幔楔特征,初始岩浆为弧后拉张环境、富集地幔进入成熟期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产生,岩浆演化过程存在分离结晶(石英脉岩型矿田体系)和混合作用或被古地壳源物质或变质岩强烈混染作用(蚀变岩型矿田体系)的两种趋势。这一结论对于深入研究该区中生代幔-壳交换成岩、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3.
蓝田县灞河谷地是最近查明的一个饮用天然矿泉水集中区,已发现16处矿泉水。本文从这些矿泉水产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矿泉水的分布规律,进而论述了矿泉水水质、水量特征和可开采资源的保证程度,并对矿泉点的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54.
原VG公司提供的VG-354Sr同位素分析软件采用三接收八次跳跃的测量方案。该程序测量时间长,且不能获得Sr定量数据。本文新设计的程序采用四接收四次跳跃测量方案,消除时间差与增益差。新老程序对标样与实际样品进行了比较测量,达到十万分之一精度所需时间新程序仅为老程序的2/5,且获得定量数据。分析正确度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55.
岩浆长期分离结晶对岩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在岩浆长期分离结晶作用的模式,由于晚期残留熔体相对于早期结晶相其Rb/Sr比增高,当有一定滞留时间条件下,将导致晚期结晶相~(87)Sr/~(86)Sr初始比增高,因而在一个复式岩基内会形成具有不同锶同位素初始比的多个岩石单元。文中以安徽地洼阶段的黄山一狮子岭岩体为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其初始岩浆(?)=0.7122,(Rb/Sr)0=3,该岩浆的80%分离结晶形成黄山岩体,其(?)=0.7143(t=130Ma),其余20%的残余熔体结晶后形成狮子岭岩体,其(?)=0.7180(t=123.1Ma)。  相似文献   
756.
<正> 一、区域、矿区及矿床地质概述合川锶矿地处川东褶皱带的西部,华莹山帚状褶皱束的西北分支,沥鼻峡背斜的东北段。背斜长约28km,轴向北东45°~50°,北西翼倾角60°~85°,南东翼倾角30°~40°。背斜轴部出露少量二叠系长兴组(P_2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_1f)。两翼分布有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_1j),中统雷口坡组(T_2l),上统须家河组(T_3xj)。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北东段的西北翼,地层走向北东50°~55°,呈带状出露(见图1)。  相似文献   
757.
<正> 一、地质情况简述硫磷铝锶石产于四川兰家坪磷矿区中泥盆统灰黑色粘土质角砾状硫磷铝锶矿或黄铁矿化碎屑磷质粘土岩中。呈碎屑粒状、角砾状或浑圆的豆粒状,或为粉砂粘土质胶结的复碎屑状集合体(电镜照片1)。二、形态和成分特征硫磷铝锶石在岩石或矿石中呈大小不等的粒屑(鲕粒、豆粒、不规则状的角砾、浑圆  相似文献   
758.
浙江武义一东阳地区萤石矿床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长江  蒋叙良 《矿床地质》1989,8(3):65-74,42
本文通过对浙中火山岩区中最著名的武义—东阳萤石成矿区9个矿床和地层岩石的38个样品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证实了赋矿岩层下伏基底的前寒武纪陈蔡群变质岩是该区萤石矿床的主要矿源层;~(87)Sr/~(86)Sr和F/sr比值表明,萤石成矿过程中约57—76%的氟和40—50%的锶(钙)来自陈蔡群变质岩,来源于上地幔的氟平均不超过24%。~(87)Sr/~(86)Sr比值和其它稳定同位素等资料,也揭示这些萤石矿床的形成主要与古地热水环流汲取作用有关,从而对其成因属于火山热液矿床的传统认识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759.
沂赣部分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锋 《铀矿地质》1989,5(5):268-276
  相似文献   
760.
产于湖北杀熊洞碳酸岩杂岩体的黑云霓石碳酸岩中的黄菱锶铈矿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它呈≤0.2mm细粒浸染状产出,与磷灰石、黄铁矿、磁铁矿、烧绿石等矿物伴生。黄菱锶铈矿呈浅红至淡黄褐色,具油脂光泽,条痕白色,实测比重3.501,No=1.6228,Ne=1.6124,一轴晶,负光性,晶胞参数为a=10.49A,c=6.42A。最强的X射线衍射峰值为2.62(100),3.026(60)和2.138(50)。最强的红外光谱峰为1500,1450和860cm~(-1)。在差热曲线上见有两个明显的吸热谷(633和727℃)。据其化学成分计算,其晶体化学式为:Ce_(0.10)Na_(0.26)Ca_(0.34)Ba_(0.04)Sr_(0.38))_(1.12)C_(0.98)O_3。其成因看来与寄主岩(黑云霓石碳酸岩)的成分和成岩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