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15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通过对前人所做典型萤石矿床和区域萤石矿床锶、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研究,从锶、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角度分析了中国萤石矿床的物质来源和萤石矿形成时成矿流体的性质及来源.由锶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得出:以灰岩为主要围岩的沉积改造型及部分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其围岩灰岩;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要围...  相似文献   
832.
深海沉积重晶石在古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海沉积成因重晶石作为重要的古海洋环境指示物,被广泛应用于新生代海洋化学和古生产力的重建,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分析对象之一。近年来,在重构古海洋生产力和古海水锶含量、锶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实践来看,利用深海沉积重晶石进行古海洋研究还需要针对性地解决两方面问题:①形成重晶石沉淀的海洋微环境的时空分布及其物理化学条件;②深海沉积重晶石的采样、筛选和分析方法。上述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也是制约重晶石广泛用于古海洋研究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33.
834.
中太平洋CP25岩心沉积物中钙十辽沸石,蒙脱石/伊利石比值,稀土元素含量,铈异常,铕异常及Sr,Nd同位素特征作为海底火山活动的证据,揭示了中太平洋海盆晚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和沉积的历史。其结果是,早中新世约20-17MaB.P.间,火山活动逐渐强烈,在17MaB.P,最强烈,使得沉积物具有高M/I和∈Nd,低δCe和^87Srt/86Sr。  相似文献   
835.
中扬子台地北缘上震旦统碳酸盐岩沉积发育,可分为浅水台地和深水台盆两个相区和七种不同的相带。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碳酸盐岩中Sr和Sr/Ca*1000的比值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由浅滩相向深水斜坡-盆地相明显增加。研究原因,一方面因不同沉积环境中碳酸起因放物组分不同,影响锶的分布;另一方面与沉积环境所决定的成岩环境有关。因此,利用微量元素锶的 Sr/cA*1000比值可以判别沉积相 。  相似文献   
836.
张成立  金海龙 《岩石学报》1999,15(3):430-437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与耀岭河群基性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特征反映它们具相同的混合地幔源区。前者的(^87Sr/^86Sr)i=0.6905 ̄0.7061,εNd(t)=-1.9 ̄5.0,Δ^208Pb/^204Pb=35.49 ̄190.26,Δ^207Pb/^204Pb=4 ̄85,Th/Ta低,La/Yb变化大;后者的(^87Sr/^86Sr)i=0.6487 ̄0.7075,εNd(t)=0  相似文献   
837.
来宾县二叠纪菊花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地质》1999,12(2):39-42
  相似文献   
838.
塔里木东南缘洛浦阿其克晚二叠世瓣动物化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洛浦阿其克斯格组的瓣鳃动物化石,讨论了化石组合特点及地质时代。根据化石组合面貌、岩性和沉积特征,以及剖面结构,认为普斯格组的时代应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839.
富有机质页岩中方解石脉体普遍发育,其形成过程和机制对成烃储层和成藏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为例,采用显微岩相学、阴极发光、原位微区电子探针、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中的方解石脉成因,并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成岩流体动态演化模式及其勘探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发育三期方解石脉,第一期(Cal-1)近围岩或独立生长,形成于同生—准同生成岩阶段,是微生物还原作用的产物,具有富Fe、Mg、Al元素、贫Mn元素的特征,其δ~(13)C_(V-PDB)=0.06‰~4.53‰,δ~(18)O_(V-PDB)=-13.21‰~-10.79‰,n(~(87)Sr)/n(~(86)Sr)=0.719366~0.719689;第二期(Cal-2)形成于早成岩阶段,是有机质脱羧作用的产物,以相对富Fe、Mg、Mn、Al元素为特征,其δ~(13)C_(V-PDB)=-6.93‰~-0.08‰,δ~(18)O_(V-PDB)=-13.28‰~-10.05‰,n(~(87)Sr)/n(~(86)Sr)=0.719378~0.720688;第三期(Cal-3)远离围岩,形成于晚成岩阶段,是甲烷热氧化作用的产物,具有富Fe、Mg、Mn元素,不含Al元素的特征,其δ~(13)C_(V-PDB)=-19.00‰~-12.64‰,δ~(18)O_(V-PDB)=-9.08‰~-6.65‰,n(~(87)Sr)/n(~(86)Sr)=0.719855~0.721342。通过对方解石脉成因及流体来源刻画,结合龙马溪组页岩热演化史,三期方解石脉的成岩演化对页岩的储集空间具有改善作用,有利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840.
本文提出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的硅和锶,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样品无需处理,可直接进样测量等优点。检出限:硅(以二氧化硅计)为0.5mg/L;锶为0.001mg/L。方法简便、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