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10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火山碎屑岩分类评述及火山沉积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碎屑岩是介于熔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岩石,岩类复杂。长期以来,火山碎屑岩的分类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先后提出了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虽然目前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命名委员会确定的火山碎屑物和火碎屑岩岩性分类已得广泛推广,但此分类尚有不足之处。中国学者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时间较早,有自己特色,在一定的范围得到了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火山沉积作用是介于火山学和沉积学之间的边缘研究领域。近20年来,火山沉积作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了深化,火山喷发和沉积的物理作用及实验和数值模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这样,野外地质和火山碎屑岩的岩性特征,仍是火山碎屑岩成因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急待解决的问题。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应用于构造活动区盆地分析的一个特例;前陆盆地二级构造层序代表了盆地不同成盆期的产物;前陆盆地的三级构造层序的成因并非受全球统一海平面变化控制,而与盆缘造山带的区域构造活动、盆内沉积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的联合作用有关,是一个成盆期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前陆盆地地层的层序反映了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史为一个多旋回的沉积-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75.
Posamentier和同事们的Exxon层序模式形成了两个概念,我对这两个概念有疑问。他们认为河流均夷至“海湾线”,但现代河流的特征表明并非如此。他们又认为河流沉积的堆积空间是在海平面下降期间向海方向的均衡堆积所形成,但这是一个太简单化的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大陆边缘的概略形态的假设基础上,对真正的陆坡和实际资料未给予具体的表现和解释。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准面的下降将导致三角洲的进积作用和上游河流的深切作用。大多数海岩平原上的河流楔状沉积形成于两个过程:其一,海平面上升,并伴随海湾淹没和充填;其二是强烈活动的物源区的构造作用。靠近前陆盆地的主要构造事件如地体碰撞,将导致第三级类型层序(持续时间大约1-1.5Ma)的发育。由区域板块动力学特征的变化形成的板块内部特点应力变化了具相似的周期或幕,而这种变化周期在扩张大陆边缘也可形成一些第三级别的旋回。对Haq及其同事们所推出的中新生代旋回图年代地质学基础的仔细审视,发现了该图内部不一致和对潜在误差的不确实的低估。该图不可作为一个全球标准,在运用它时应特别的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76.
77.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大型湖泊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淡水或微咸水湖的滨岸地带。湖泊三角洲的突出特征是以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河口坝沉积不发育.笔者按地层特征将湖泊三角洲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缺乏完整进积序列的薄的浅水台地型三角洲,另一种是进积序列较完整的巨厚的深水盆地型三角洲。前者发育在基底稳定.水深很浅的滨岸带,后者是三角洲推进到有巨厚泥质充填物的深盆地区的产物。在大型湖盆中,随着盆地的充填作用,三角洲体系可以在空间上从“浅水”型向“深水”型过渡,在时间上从“深水”型向“浅水”型连续地演变。  相似文献   
78.
硅岩的新成因——热水沉积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代沉积的各种硅质生物软泥中,SiO_2含量至多达到70%左右,远不能与地史时期SiO_2平均含量在90%以上的硅岩相比拟。尽管目前关于硅岩的成因已有很多解释,但仍吸引着人们极大的兴趣。自从在大洋中脊直接观察到SiO_2的热水喷溢之后,人们开始重视热水沉积作用富集SiO_2的可能。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新资料,着重介绍硅岩的新成因——热水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79.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大型湖泊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淡水或微咸水湖的滨岸地带。湖泊三角洲的突出特征是以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河口坝沉积不发育.笔者按地层特征将湖泊三角洲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缺乏完整进积序列的薄的浅水台地型三角洲,另一种是进积序列较完整的巨厚的深水盆地型三角洲。前者发育在基底稳定.水深很浅的滨岸带,后者是三角洲推进到有巨厚泥质充填物的深盆地区的产物。在大型湖盆中,随着盆地的充填作用,三角洲体系可以在空间上从“浅水”型向“深水”型过渡,在时间上从“深水”型向“浅水”型连续地演变。  相似文献   
80.
科罗拉多河排放沉积物几乎完全终止后 ,加利福尼亚湾北部处于沉积物断源条件。对此区域 11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结构和矿物学分析表明 ,这种状况使得沉积物源的改变在向此区域补充沉积物和制约沉积物组分特征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利用 Q/ F比值和样品的重矿物及粘土矿物含量进行的多元数据分析 ,区分为 4个沉积区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区、康塞普西翁河区、过渡区和下索诺拉区。科罗多拉河三角洲区为此区域主要沉积物分布区 ,限于加利福尼亚湾北部西侧 ,沉积物源地为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构造 ,沉积物再循环以及科罗拉多三角洲和上加利福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