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四川省地面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空间分辨率分别为0.01°和0.05°的三套逐时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在2019年8月20~22日引发雅安宝兴洪涝灾害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三套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的强降水落区和走向与站点实况基本一致,能较好地反映降水强弱变化和时空分布特征。三套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的平均晴雨准确率都在85%以上,与站点实况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但均较站点实况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相对而言,融合雷达、卫星、站点数据的0.01°产品最优,融合雷达、卫星、站点数据的0.05°产品次之,只融合卫星、站点数据的0.05°产品最差,可见融合站点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的质量。总体而言,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的质量较高,在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可作为站点实况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2.
洪涝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农作物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指导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对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简要回顾了近30 a农作物洪涝灾害致灾机理的研究进展,分类梳理农作物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的主要方法,指出相关方法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多源数据为支撑、以水动力模型为引擎、基于数值模拟与机器学习相结合、面向致灾过程的农作物洪涝灾害损失动态模拟框架,并展望提出未来重点研究的3个方向:(1)构建多致灾参数脆弱性模型,完善针对不同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模型库;(2)加强多源数据融合应用以提高评估精度,发展并行计算和人工智能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3)加强洪涝灾害评估综合平台建设,向深度智能化场景应用转变。  相似文献   
93.
张守峰 《气象》2001,27(8):58-61
5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华北、黄淮等地旱情严重 ;南方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洪涝。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明显偏高 ,部分地区中下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北方多大风沙尘天气 ,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局部地区遭受强沙尘暴袭击。1 天气概况月内 ,北方大部地区及四川盆地、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小于 5 0 mm,其中华北大部、西北大部及黄淮部分地区不足 1 0 mm,局部基本无降水。西北东部、华北和黄淮大部、江淮、汉水流域及南疆、辽宁中部、内蒙古中西部、四川盆地等地比常年偏少 5~ 9成(见图 1 )。山…  相似文献   
94.
多年来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不仅逼得太平洋岛国图瓦鲁举国迁往新西兰,也将在未来对我国沿海一些地区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95.
朱诚  卢春成 《地理学报》1997,52(3):268-278
根据对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文化间断、埋藏古树和历史资料探讨了本区全新世异常洪水频率的变化,共划分出4个洪水频率发期:第Ⅰ洪水期(8000aBP-5500aBP)共发生特大洪水9次;第Ⅱ洪水期(4700aBP-3500aBP),至少发生特大洪水9次;第Ⅲ洪水期(2200aBP-700aPB),共发生特大洪水52次,其中在小冰期最冷期(300aBP-100aBP)就有40次。前  相似文献   
96.
宿迁地区水稻暴雨洪涝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宿迁地区104个乡镇2003—2013年水稻产量资料和2008—2013年保险理赔资料,计算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灾害损失率;在自定义暴雨洪涝灾害指数的基础上,分析水稻灾损率与暴雨洪涝灾害指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各水稻种植区的气象理赔指数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得出:宿迁地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的平均灾损率为-1.83%,达到理赔标准的乡镇比率为37.5%;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最重的是III区,其次是I区,VII区和II区位居第三,其他几个区相对较轻;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影响水稻的孕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对孕穗扬花期以前的生育期影响较小;暴雨洪涝灾害指数对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这一指数制作水稻在灾损率预报准确率较高,达到90%以上;利用气象理赔指数,能较好的预报和模拟宿迁地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灾损率分布,对降低理赔风险,减少理赔费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将GIS技术引入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可以弥补传统方法评估结果空间化显示不足的缺点。本文针对浙江省洪涝灾害的发生特点,从危险性和易损性两方面选择了浙江省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包括降雨量、地形、河网密度、人口密度和耕地百分比等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各因子进行空间化,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制图,并基于SuperMap iObjects平台设计与开发了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普遍偏高,高风险区域位于浙北和浙东南的沿海地带,较高风险区域位于浙东、浙南和浙北地区及金衢盆地中间地区,中等风险区位于浙南的西面、浙北及浙西地区。本文分析结果可为浙江省洪涝灾害预防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
99.
针对中国暴雨洪涝灾害频发的现象及其带来的严重影响和损失,结合我国有关暴雨洪涝灾害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洪涝灾害预报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回顾。随着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暴雨洪涝灾害预报的方法由简单的数值统计方法发展成为水文模型预报法,从简易的经验模型、水动力学模型,到集总式水文模型,再发展到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水文模型预报方法,结合气象水文耦合预报实现实时洪水预报并进行动态评估,不断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为暴雨洪涝灾害预报提供可靠数据和决策依据。最后,在总结归纳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暴雨洪涝灾害预报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不断提高水文观测技术、加强分布式水文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耦合、加强与气象模型的耦合等方面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暴雨洪涝灾害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
路洪海  陈诗越  章程 《热带地理》2012,32(4):352-356
以水文资料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分析了贵州后寨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特点,认为岩溶区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貌组合是成灾的背景条件,暴雨集中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加大了洪涝灾害发生的机率,并使突发性的涝灾逐步演化为周期性的涝灾,洪涝灾害的演变趋势也变得更为复杂。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提出流域的防洪减灾对策,以确保该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