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7 毫秒
51.
本文在回顾河口海岸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新技术数字河口动力模型的基本内涵、科学意义和河口模型四维资料同化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并最终认为数字信息技术与四维同化技术将变革河口海岸科学研究的手段,从而促使河口海岸数值模拟技术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2.
海口湾的台风及其对海水水质的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海口湾受台风影响全年以7~10月为盛行时期,尤以8~10月最盛.我们于1996年台风季节前、后在海口湾海域布设了10个监测站,进行了pH,DO,COD,PO4-P,NO2-N,NO3-N和SiO3-Si的监测,分析了它们在台风前后的变化,结合台风暴流的数值计算,初步探讨了因台风引起水质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台风、大浪和风暴流掀起海底沉降物或促使底层高营养盐的水体与表层强烈地混合,尤其是风暴流在湾顶辐聚,强烈的流速悬浮湾顶主要由生活污水排污口附近海域受污染的沉积物,一些污染物溶解于水体,伴随着台风而来的暴雨也将陆源污染物通过南渡江搬运到海口湾,使COD,PO4-P,NO2-N,NO3-N和SiO3-Si的含量台风后高于台风前.台风大浪和风暴流强烈的水交换作用使外海高DO的海水与湾内海水进行充分的交换,又使空气中的氧充分溶解于水体,使DO在该次台风后反而比台风前高,风暴流的水交换作用也使pH值在该次台风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3.
海口湾秀英浴场水质状况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90年代以来曾多次对秀英浴场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海水水质已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油类和悬浮物经常超过海水浴场水质标准。大肠杆菌不仅超过浴场水质标准,其含量还逐年增加,说明该浴场受生活污水的污染程度在增加。营养盐在该海域也偏高,有时也超Ⅰ类海水水质标准,存在一定的富养化倾向。本文对上述海域存在污染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离浴场1km处的海南化肥厂等厂家的综合排污口对海水水质影响较大;海口市经济发展很快,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增加,污染物在流、浪、潮的作用下不断向浴场搬运,也造成水质一定污染。  相似文献   
54.
本文根据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在广东及其邻近地区的几次中、小地震前,地下水氟离子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中、短期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55.
利用东营市1994—2019年冰雹资料、2000—2019年ERA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黄河入海口地区冰雹日时空分布特征,针对2010—2019年55 d冰雹日进行天气学分型和物理量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入海口地区冰雹分布在3—10月,集中在春末夏初,冰雹时段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和午夜前后,冰雹落区集中在沿黄河两岸和河口区的西部;冰雹日500 hPa环流形势可以分为西风槽型、高空冷涡型、脊前西北气流型和副高边缘型四大类;对2010—2019年55个冰雹日冰雹发生前1小时冰雹区的强天气威胁指数(ISWEAT)、总温度(TT)、 K指数(K)及850 hPa与500 hPa温差(T(850-500))等物理量进行统计分析,相应指标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6.
海口湾海水重金属的行为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对海口湾溶解态铜、铅、锌、镉进行了测定.铜的变化范围为:0.47~1.16μg/dm3,平均值为0.78μg/dm3;铅的变化范围为:0.94~2.36μg/dm3,平均值为1.36μg/dm3;锌的变化范围为:1.28~4.83μg/dm3,平均值为3.14μg/dm3;镉的变化范围为:0.005~0.072μg/dm3,平均值为0.030μg/dm3,Cu、Zn的溶解态含量在龙昆路生活污水排污沟口、秀英工业排污沟口及海甸溪口的测站相对较高,Pb、Cd溶解态含量较低,湾内各站平面分布较为均匀.它们的溶解态含量垂直变化趋势为:Cu、Pb、Zn底层大于表层,而Cd表层大于底层.对Cu、Pb、Zn、Cd的颗粒态含量也进行了测定,指出海口湾海水中的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净化起一定作用.对铜的溶解态中的强络合态和不稳态铜也进行了研究,强络合态占总溶解态的比例均在85%以上,对生物起毒性作用有关的不稳态铜含量很低,均小于5nmol/dm3,表明目前海口湾海水中的重金属铜不会对生物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7.
利用1951-2008年海口降水量资料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及相关环流特征指数资料,北太平洋海温及相关NINO区海温特征指数资料,分析了海口秋汛期(9-10月)旱涝的气候特征及其与500 hPa高度场、北太平洋海温场和相关特征指数的关系.结果发现:海口秋汛期(9-10月)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北半...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Openness可视化参数的二维地貌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penness是一种二维地貌的可视化参数,不受光源设置和邻近地形遮蔽的影响,更强调地形的凹凸,使得直观的立体感更强。该参数不仅可以从多种来源的DEM数据计算获取,也可以用于不同精细程度的地貌分析。闽江入海口地区具有丰富的构造地貌类型,基于SRTM(90 m)高程数据计算该地区的Openness参数,探讨该参数在地形地貌方面的初步应用。通过闽江入海口地区构造地貌的分析结果表明,Openness参数方法比传统的地形晕渲等常用二维可视化方法编制的图件效果更好,更强调地形的凹凸感,能够更详细地反映实际地形地貌的细节。  相似文献   
60.
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和计算分析,探讨了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的特生,分析得出,该海区余流主要受潮波系统,季节风及入海径流的影响,这3种因素在渤海湾黄河口海区均可独立产生各自的余流场,该海区的余流场依海区的位置和季节的不同由上述3种余流流场叠加而成,叠加后的余流场将黄河入海泥沙的扩散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